首发于谢顿在上
知识连成一片是什么体验?

知识连成一片是什么体验?

聊聊一个比较有趣的笔记工具,叫 Workflowy。我使用这个产品3年多了,算是重度用户,而 Workflowy 本身也成了对我影响最大的工具。这种影响,来自于产品与众不同的设计哲学:

1. 一切知识皆列表。

2. 知识应该是连成一片的。

以上两点,是我自己在使用 Workflowy 时,所感受到的两点。

一切知识皆列表

笔记天然是文本格式。在2008年以前,还没有在线版的笔记工具,记录基本就是系统记事本 + Word。2008年,Evernote 上线,2009年我开始使用。后来因为分享和收费的问题,在2010年转用「麦库记事」,后来又因为排版问题转「有道云笔记」和「为知笔记」。他们的演化方向都是对「富文本」的支持越来越好。所谓「富文本」就是多种字体、格式、颜色、排版、图片,尤其是抓取网页时,为了高保真的收藏网页内容,不得不支持大量 web 中的格式。

不幸的是,「排版」是一个远比想象中复杂的事儿。不论哪个富文本笔记工具,都无法很好的解决复制黏贴 + 多端编辑产生的异常问题,尤其是字体、行间距、缩进都是老大难。在2015年的时候,我开始使用 Workflowy。它只支持一种内容格式,即列表格式,或者说大纲模式、项目符号、树结构、思维导图,指的都是同一类东西。就像下图是 Workflowy 中,本文的列表格式:


这样设计,导致 Workflowy 极其简洁,不存在任何异常问题。我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也愣了一下,对此表示深深怀疑,难道真的可以只用列表?
使用一段时间,就发现了这样设计的好处:没有字体、颜色、缩进、段落的干扰,可以专注在内容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1. 遇到大段文字、文章,需要抽提核心语句,删去知识密度较低的内容,再依逻辑排列,才能顺利记下来。
  2. 日常自己的记录,不会像书籍一样本身自带大纲,比如一次会议记录,就不得不先记下来,再抽机会二次整理。
  3. 不支持图片、表格,因此记录时要将其重构成列表,还要保证原意不损失。最多再附上网页。

再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些「麻烦」其实是好事儿,知识整理的效率不降反增。因为评价知识整理效率的方法,不是收藏了多少文章,而是有多少知识被二次使用。当知识以「树形结构」存储,所有分支都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记忆难度会大大降低,很容易在工作中被想起、实践。

以前遇到好的文章,往往是收藏了事,以期待万一哪天用到。但对我来说,二次使用的概率,即便没有「万一」这么惨,也不会比 1% 高太多。这就很难起到所谓的「记忆辅助工具」的作用,也很难完成知识积累。而「一切皆列表」的设计,强迫自己不得不重构知识,完成一次「知识内化」的过程。于是再看到不错的文章,不是收藏了事,而是记一条待办任务,有时间再整理到 Workflowy 上。

知识应该是连成一片的

这又是一个让人一愣的特性。Workflowy 没有笔记本、文件夹、页面这些概念,只有一页。嗯,只有一页。所有内容都要以列表形式记在这一页里。

很多首次使用 Workflowy 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会有一连串的问题:“日常记录要怎么摆?不同书籍的内容怎么放?我要记很多内容啊,一页里怎么放得下?都是不同类型的内容,怎么可能记到一页里面?” 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所有针对知识的分类,大都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而进行的人为划分。只是我们从小到大都习惯了这种划分,所以才会把知识分块。而使用 Workflowy 的时候,仅仅构造一颗颗知识树是不够的。知识应该是一座森林,是连成一片的。

为了让知识连成一片,需要将知识以一定形式组织起来。我们在学校的时候,知识都是以「知识领域」分类,比如:数学、语文、历史、经济、哲学等等。而工作之后,因为分工关系,也同样以「知识领域」分类,比如:市场、销售、产品、运营、开发、测试等等。但类似划分会切断知识的内在连接,让知识变成一块块泾渭分明的树林,而非森林。平时也无法跨领域学习和使用知识,形成自我禁锢。

在使用 Workflowy 的过程中,我尝试过不同方法重组知识,走了不少弯路。最终形成比较固定的三种方式:

  1. 按时间组织。日常记录使用这种方式,占比31.4%。因为日常记录来不及做深入思考,因此以记下来为主,用时间组织符合自然习惯,容易落笔。包括工作内容、计划、谈话内容、灵感想法、会议记录都算日常记录。
  2. 按主题组织。每周固定对日常记录,按照相同主题归纳总结,占比53.6%。阅读和培训的部分也在此列。比如,某个项目的内容,不论发生在哪天都会归纳到一起;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案例,也会归纳到一起。
  3. 按长期目标组织。针对不同主题的知识,进一步抽象归纳,并按长期目标重组,占比15%。例如:如何提升学习能力?如何控制及改善组织效率和质量?部门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如何实现?如何有效的投资理财?

三种组织方式,是有层层递进的关系,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有普适性,时间跨度、知识领域跨度也会越来越大。一旦知识以长期目标组织,可以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多个领域、多种来源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习惯和纪律,学以致用,极大的改善自己的做事方式。

将知识以一定形式组织起来,就是所谓的知识框架。有不少书籍、文章都提到知识框架,但知识框架都是在大脑里的,很难被清晰的看见。通过 Workflowy 的整理,可以将之可视化出来,并且有意识的去回顾、完善、重构,比较容易形成可持续的改进。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所以,我相信每个人整理出来的知识框架,都会与众不同。

知识连成一片是什么体验?每个人也应该都会有与众不同的体验。起码,逻辑能力、目标感、解决问题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大局观、学习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所加强。

碎片化时代的必修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工具本身不是目标,只是借假修真的手段。如果希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Workflowy 是一款很不错的工具。原本靠「智商」的事儿,用工具就变成了一个靠「毅力」的事儿。只要坚持做下去,每个人都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知行合一。

不过,Workflowy 有一点很不好,因为是国外产品,访问不稳定,需要翻墙。后来看到国内也有了类似产品,叫「幕布」,还是很开心的。只是幕布继承了「一切知识皆列表」的产品哲学,却提供了「文档」的概念,每篇文档都是独立的一颗知识树。这样就破坏了Workflowy 的另一条产品哲学「知识应该是连成一片的」。好处是易用性提升了,坏处是让知识连成一片需要更大的毅力和主动性。

此外,个人工具的龙头公司 Omni,提供了 OmniOutliner,功能更丰富,更美观酷炫;Dynalist 与 Workflowy 很类似,但保留了文件夹的概念;Cloud Outliner 可以跟 Evernote 同步,同时保留大纲样式。加上国内的「幕布」,可任意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

有没有可能即不靠「智商」,又不靠「毅力」,就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想来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智商不够,就只能克服延迟回报,投入足够的时间到笔记、知识整理上。

未来时间会越来越碎片化,而碎片化的学习也会成为常态。相应的,如何打造知识框架,让自己的知识连成一片,也会成为碎片化时代的必修课。

配套招数

以上谈的都是「心法」,如果你看到这里,且有兴趣实践,可参考如下「招数」:

  1. 每天 10-20 分钟,随时记录日常工作、做工作计划。
  2. 每周 2 小时,将有启发的文章、书籍,总结大纲并记录。
  3. 每周 3 小时整块时间,知识碎片整理,打散记录内容,按照主题、目标重组。遇到有灵感的部分则不断扩充。

重复以上动作,时间也可随习惯自由调整。唯一的要求是坚持不断,就像坚持锻炼身体一样,坚持锻炼大脑。坚持锻炼身体有 KEEP,将来会不会出现一个大脑界的 KEEP 呢?

编辑于 2019-08-22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