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娶”和“嫁”

注:

我绝不是研究性别差异的学者,更不是语言学的专家——实际上我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的训练。以下的文字,说的好听是个人所思,说的难听便是想当然。因此,此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还请各位不吝批评和指教,拜托了。



前几天看美剧,里面的求婚台词是这么说的:

“xxx, will you marry me? ”

这一幕本身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这句台词却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即刻开始思考,如果是中国的电视剧要演这样类似的求婚的戏码,中国人似乎并不是直接对位翻译过来变成:“你愿意和我结婚么?”更自然的表达会说:“你愿意嫁给我么?”或是“你愿意娶我么?”而这就引入了两个似乎英语中没有或不常用的概念:“娶”和“嫁”。

众所周知,这两个概念的应用句往往是:先生娶了太太/太太嫁给了先生。本都是表述结婚的意思,但若是我们诉诸日常语境的使用,便自然知道中国人在表述时,绝不会说一位男性嫁给了一位女性亦或是一位女性娶了一位男性,这类表达往往给人以主词和谓词搭配不当的感觉。由此可见,这两个动词其实与主语的性别紧密地绑定,带有强烈的性别属性。

进一步考察这两个动词的不同的使用语境,我们会发现,“娶”和“嫁”的区别并不仅仅只是对应的主词的性别。女明星如果和富豪(或富豪之子)结婚,媒体上常说“xxx嫁入豪门”。这个短语如果直接把嫁换成娶,变成“娶入豪门”,则显然不符合正常的使用方式。类似的表达还有“遥想当年,小乔出嫁了”等等。另外,从字形的角度不严谨地讨论,“娶”由“取”“女”二字构成,本身便有取得之意。故除了对应主词的性别,这两个动词似乎也是有方向的区别的。“娶”更像是来、是come,而“嫁”更像是去、是go的方向。

以上简要列举这两个与性别捆绑的动词之区别,目的是引出其所映射的根植于汉语语言逻辑中的性别观念。和娶嫁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或者说一组)概念叫做“家”,人说“要把这个姑娘娶回家”、“让女儿嫁去富家”或类似表达时,尽管当中的所谓“家”既可能是广义上的对象的整个宗族,又可能是狭义上的对象及其父母,但以“家族”作为客体的语言逻辑其实已经暗中建立起来了。基于这样的背景,“娶”和“嫁”二词的字义差别实际上建构了一种基于对女姓的所有权的婚姻观:“女儿出嫁”时,婚姻中女方的原本的家庭或多或少的放弃对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娶媳妇”时,“媳妇娶进门”之类的表述便能够暗中巩固男方的家庭对女性的主权宣示。所以不难发现,汉语中的类似表述扎根于两个基础:一是宗族的观念,二是对女性的物化。在这样一套叙事中,婚姻的实质似乎更像是对女性的所有权的转移,即由原来的“家族”转移至其所谓的“丈夫的家族”。

我在此无意以“物化女性”的标签来攻击汉语的类似概念(事实上我甚至认为大凡语言都无可避免的会物化特定的人群)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语言对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思维和思考方式的影响其实比想象中大得多。正如早川先生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语言其实是建构我们思维和思想的基石。所以即使不走向绝对的语言决定论,我们依然要注意个别词汇作为我们思维的底层基石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当这些简单的词汇背后带有一套根植于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叙事。我曾在林正疆律师的讲座上听到一个关于洗脑的概念:传销和骗术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如果让一个人反复重复某句话或者某个概念足够多次,他/她就会愈发趋于相信,是为洗脑。此外,语言学也让我们知道,成见的形成其实未必是全乎然没有原因的:譬如,对长辈而言,某个基于语言建构的观念被使用的足够久,就会难以被颠覆,最终变得不容置疑;解放后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时,其宣传口径一律为“转进台湾”而非“撤退至台湾”,也正是因为即便是换一个动词,也会给人留下不一样的观感和印象,最终影响人观念的形成。足可见,这样底层语言对观念的建构,其效果绝对不可小觑。

我认为,在讨论婚姻问题时,采用去性别化的词汇实际上并不会增加我们的思维和沟通成本。所有的“我娶你“和“我嫁给你”一律都以“我们结婚”替代,没有影响信息的有效传递,似乎也没有变得拗口。这样的语言转换和反建构,说白了并没有很高的成本,那么如果想要支持性别平权,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请允许我贴一段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歌的歌词来结束这篇文章,以此证明即使去掉了两个词,描绘婚姻的汉语依然可以很美:

编辑于 2018-07-12 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