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app启动速度研究实践

iOS app启动速度研究实践

对于一个用户每天打开多次的app来说,用户会重复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1. 找到app图标并点击
  2. 系统启动动画(从icon放大到全屏)
  3. Launch Screen 停留一段时间
  4. (有些app会展示自己的广告页,看3~5秒广告)
  5. 进入主界面,开始加载动画
  6. 网络加载完成,开始渲染界面
  7. 加载返回数据中的图片

以上是用户看到的加载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用户对app是否responsive的印象。

从技术上来说,app可以掌控并且优化的,可以按顺序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1. 应用本身被系统加载到内存
  2. 应用执行启动代码
  3. 第一屏内容的网络请求
  4. 布局计算和文字图形渲染

在即刻,我们通过持续的分析、监控和优化,将整个流程所需要的时间压缩到1秒左右,使用户几乎感觉不到app重启的过程。接下来我们会一一讨论,如何把每个环节都压缩到极限。

应用被系统加载

虽然app代码是“被加载”的,开发者能控制的部分很有限,但是我们可以把代码组织成“最适合被系统加载”的形式,以降低系统的负担,达到加快加载速度的目的。

这部分所涉及到的所有原理、方法、测量工具,大多数都在WWDC16–406和WWDC17–413中有比较详细的解释,这里不再重复。网上也有一些中文翻译可以参考。苹果本身也一直在优化Swift和dyld,并在iOS 11中加入了dyld 3,对每次模块加载过程进行cache,大大加快了加载速度。

简而言之,除去系统已经帮我们做的优化,我们可以做的部分主要是:

  • 减少动态库的数量。动态库的解耦特点和分模块的文件组织形式,对,但是在启动时变成了一个负担,因为dyld需要分别从文件系统中加载每一个framework,执行一系列的初始化操作,对于磁盘IO和CPU都是不小的开销。即刻在去年9月份Swift支持静态库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我们的知乎专栏文章:即刻Swift静态库实践,事实证明这是app被系统加载过程中,我们能做的最大的一块优化。
打开DYLD_PRINT_STATISTICS以后可以看到加载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
  • 类初始化。最著名的全局初始化可能就是Objc的+load(即刻是一个纯Swift项目,所以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同时适当减少类的数量和全局静态成员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 不要自己使用dlopen方法,让系统来处理模块加载

应用执行启动代码

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的启动逻辑,诸如初始化app各类基础服务,加载第三方库,都是在AppDelegate.didFinishLaunchWithOptions方法中执行的,而这个方法是在主线程上,会阻塞用户操作。可以注意的点有:

  • 除了用户看到的第一屏内容所依赖的初始化方法(UI和基础服务),尽量以异步,甚至是后台线程的方式来做初始化。
  • 即刻的各模块是以Service的方式组织。除了启动必须调用的服务,其他服务的初始化通常都会等到真正需要调用的时候才被执行。
  • Swift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都是以lazy方式加载,不需要担心不必要的工作量,因此尽量使用Swift。
  • 对于第三方库,虽然每个sdk都建议在didFinishLaunchWithOptions中做初始化,但其实大多都没有这么紧急,稍微延后一些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启动代码的工作量。

对于这一块的性能调试,也在上面提到的两个WWDC session中有详细解释。

第一屏内容的网络请求

通常来说,一个app启动时需要做若干网络请求,包括数据上报、获取配置、拉取首屏内容、加载图片等等,而绝大多数app都是采用HTTP请求的方式来执行的(有些超级大厂如微信会开发自己的协议,这里不做讨论),那么HTTP的性能就不得不关注。

先来回顾一下整个连接的建立过程:

  1. 首先是dns查询,需要一个RTT(Round Trip Time)。
  2. 其次是https连接过程:
tcp握手和tls握手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tcp握手需要一个RTT,而TLS握手需要两个RTT。

假如网络情况ping需要100ms,那么在请求真正发起之前,dns+tcp+TLS就已经用掉了400ms(4个RTT),在这之后才能真正的发起请求(这些还需要一个RTT加上服务端的响应时间)。可以想象,如果每个网络请求都需要先经历这个过程,那样的速度是无法接受的。

幸运的是我们有以下的一些机制可以利用:

  • 一般服务器会将dns的ttl设置为60秒,因此在启动过程中只需要查询一次,60秒内其他请求可以复用第一个请求的dns查询结果。同时WWDC中苹果提到,iOS接下来会优化dns查询过程,原理是虽然dns查询结果每60秒就会过期(防止ip突然切换),但事实上ip很少会变化,绝大多数dns查询都是多余的。这样一来在实际执行中,即使系统dns缓存超过了ttl的时间,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这个ip进行请求,同时并行发起dns查询。一般来说结果会跟上次结果一样,那么就能够省下了一个RTT;万一结果不一致,再重新进行连接
  • HTTP/1.1支持keep-alive,在一个请求结束后,tcp连接不会马上关闭,那么下一个请求可以复用该连接,直接省去4个RTT
  • HTTP/2支持多路复用,不但每个请求复用都可以复用同一个连接,在第一个请求发出去后等待返回的时间里,可以直接发送后面的请求,避免网络资源闲置。同时请求返回时也不需要等第一个response返回完成,可以交替传输,使带宽利用率达到最大。具体对比如图:
只有一个连接,并且带宽一直是占满的
  • HTTP/2的header部分使用HPACK进行压缩,原理比较简单:因为大多数请求的header字段高度重合,因此每个header的键值对只需要传一次(有些更通用的字段甚至是系统预制的)并给它指定一个code,下次请求只需要传这个code就足够了。这样一来http请求的开销大大降低,再加上链接复用,已经接近了websocket的水平。
  • TLS1.3中优化了握手过程,在Client Hello阶段也一并发送密码协议(原本这是在第二个RTT交换的数据),省去一个RTT(iOS今年下半年会支持)。一个需要注意的是,TLS1.3的连接恢复过程只需要0-RTT,那么就会面临跟tcp Fast Open一样的问题——无法抗重放攻击。此时客户端需要保证此请求是幂等的(如HTTP GET)。

在实践中,即刻的服务端的api和cdn已经全面支持了HTTP/2,因此除了第一个请求,其他绝大多数请求所需要的时间只需要一个RTT+服务端的处理时间,这对于大量的图片加载尤其重要。从Wireshark抓包可以发现,客户端和每个域名仅保持一个tcp连接,退到后台会自动断开;下一次从后台返回时,重新进行tcp和tls握手(此时TLS处于恢复连接状态,会比建立连接时省一个RTT)。

每年的WWDC都会有网络相关的session,如WWDC14–707/WWDC15–719/WWDC15–711/WWDC16–714/WWDC17–707/WWDC17–709/WWDC18–714,数量比较多,值得花时间深入研究。苹果在网络协议上的推进也是不遗余力,从IPv6到ECN到TFO,从SPDY到HTTP/2再到TLS1.3,系统几乎都是在第一时间支持。

布局计算和文字图形渲染

即刻对于布局渲染方面的性能一直持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应该是国内Texture应用最广泛的app,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对于图片和文字的布局渲染分析可以参考我们的知乎专栏,一共有三篇文章

近年来iOS也着重优化了UICollectionView的预加载,推出了prefetch api。另外,关于图形渲染可以参考WWDC14–419/WWDC18–220等session。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布局计算方面,早在15年初我们已经意识到Autolayout性能堪忧,在layout复杂的情况下(尤其是列表)时间开销会呈指数级增长,这也是当初我们决心投入Texture的一大原因。但是在WWDC18中苹果突然发现,在Autolayout面世整整六年后,复杂度也可以是线性的!

为什么早点不优化!

看到这里我们都吃惊不小,毕竟一个算法的最优解从指数级一下子下降到线性,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苹果创造了重大的技术突破。要么是这些年来的时候就没有认真研究……不过虽然性能问题解决了很多,Texture在布局方面仍然具有非常大的不同,如异步布局、缓存、flexbox等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点

  • 在苹果的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中特别提到,app启动的launch screen尽量和应用首屏保持一致,给用户带来流畅的启动体验。国外的app如Facebook、Instagram都是这么做的,即刻也一样。但是国内app几乎都会加一个带有logo的闪屏页,有些还有长达3~5秒的广告,体验非常不好(如果有了额外的3~5秒在后面偷偷加载,那么以上这些优化都变得可有可无了)。
  • 定期清理无用代码和资源,保持精简。做加法大家都会,但是当一个app变得臃肿,加载速度一定会很成问题。定期重构清理,使app保持轻量,那么加载速度自然会有所提升。
  • 如果需要用xcode或instruments来测试启动速度,应该尽量使用release build;最后真正体验加载速度需要用线上的版本,而不是Testflight。原因是tf版本启动时会同步访问苹果的ocsp服务,校验测试证书是否仍然有效,在国内会比较缓慢。

PS: 如果你认同即刻的工程师文化,又喜欢即刻的产品,那就一起来吧!有相当多的职位等着你。链接:即刻 - 加入即刻

编辑于 2018-06-17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