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多伦多大学教授Jordan Peterson与英国第四频道主播Cathy Newman的座谈?

Jordan Peterson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但其更广为众人所知的是其近一两年来对政治正确与言论自由的讨论与抗争。Peterson教授最近出…
关注者
1,025
被浏览
222,674

50 个回答

对于这场采访,首先要理解的是两人的逻辑思路分别是怎么样的。

在托马斯·索维尔的书《知识分子与社会》里,提到了两种知识分子常有的思维构想,概括如下:

圣化构想:

人类社会存在,且应当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所以我们需要着重研究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苦,并快速解决它们。

悲观构想:

人类社会是从零发展,缓慢摸索前进的,不存在一个理所应当达到的理想状态。相比研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文明、法律、秩序、诸如此类是怎么来的,这样才能保证在进步的时刻不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持有圣化构想的常常是左派。持有悲观构想的常常是右派。

如果理解了这个,再看Prof.Peterson 和Cathy 的争论,大概就能理解两人的逻辑思路分别是如何的。

这个采访,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男女平等问题,一个是变性人权利问题。

第一个部分里,Cathy 先抛出了几个事实,一是男女收入差距9%,二是FTSE100的企业里只有七名女性高管。

首先争论的是男女工资差,我就略过其中一堆曲解、重申、强调......等的一些过程,直接概括Prof.Peterson 的观点:

导致男女工资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宜人性”,更高的宜人性会导致更少的工资因为宜人性会导致妥协,这个因素只占分析比重的5%,与其余的十几个因素一起起作用,性别(偏见)也是其中之一但重要性很少,至少没有激进女权所宣称的那样大。

而Cathy 怎么问的呢?我举一个:“你在说这收入差距为什么存在,但这收入差距确实存在,如果你是个女性你不会觉得这不公平吗?”,还有其它的问题,我看的时候就明显能感觉到,Cathy 觉着她所说的收入差距,缺少女性高管等的事实是不应该存在的。而Prof.Peterson 在阐述他的观点时,就感觉是不存在“应不应该”,只要有这个现象就必须清楚全面地解释,不能作简单归因。

推移到下一个争论点,是为什么很少女性能到达高层职业,比如FTSE100的企业里只有七名女性高管。经过一段论述,Prof.Peterson 表示他支持机会平等,但也同时指出:不应该追求”结果平等“,因为男女在自由行动的状态下,对工种的选择有倾向性。

他举了个例子,在北欧,女护士与男护士的人数比是20:1,男工程师比女工程师也是相似比例,而且北欧已经是在法律上最注重推进男女平等的国度了,这是男女间不可消除的差别。

接着的一段,我直接引用:

你可以用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专制去消除这种差距,但如果你让男女去自由选择,他们不会得到结果的平等。

只看第一句“你可以用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专制去消除这种差距”,他没有在此处 强调 但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专制”是所有的Conservatives和Classic Liberals致力于避免 的“地狱”。而在悲观构想里 ,不负责任的变革最终导致的,要么是“无序”,要么是“极权”。有其他回答表示,Prof.Peterson 说这么多“多变量研究”,为什么他不搞单一变量研究?但制定政策的时候,你不能采用单一变量研究,因为一个政策会改变许多变量,所以需要考虑这个政策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 ,如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采用不负责任的分析法,那就是在做 不负责任 的 变革 ,最终 导致的是“无序”或“极权”,或者两者都有。

再看回Cathy,“为什么结果不能平等?”“你是不是说,即使给了平等的机会,女性依然不能达到男性的高度?”,没错,她确实认为结果 的 平等 是 天经地义的。

在“能不能实现平等”这个问题上,Prof.Peterson 给出了进一步解释:这要取决于衡量尺度 ,女性在医学方面就做 的 很不错 ,女医生比 男医生要多,而且还有很多行业也是 女性 主导 的。

接下来,又讨论了“同工同酬”问题,Prof.Peterson 坚持认为“同工”非常难以定义和衡量,然后Cathy 给出了她的观点:因为现在许多行业依然是男性在主导和设立规则,所以女性需要变得和男性一样才能取得相同的成功,为什么女性取得成功就不能保持她们原本的状态,为什么企业领导中不能吸收一些女性特质呢?

接下来就是争论“女性特质”能不能带来收益和成功,在这个话题上我对Prof.Peterson 有异见,他将特质分为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这是他在书里写的,在采访中也要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但将特质用男女作简单区分,不仅存在问题,也让他在辩论中处于不利状态,因为这样Cathy 就顺着他的思路,然后问“为什么男性特质受到推崇,女性特质不行?”接着Prof.Peterson 说”工作场合的成功无法靠女性特质决定“,虽然之后的解释圆了回来但光看这一句给人感觉是有点Sexism.

如果不理解,那么我可以说说,如果是我作这个辩论,我会怎么说:

所谓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不存在,我们有的是“政治家特质”、“学者特质”、“警察特质”甚至“农夫特质”,但男女特质不存在。你说因为男性在主导这些行业,所以大多推崇男性特质而贬低女性特质,但实际上存在这些特质需求,诸如刚毅,果敢,强硬,不是因为男性主导者在推崇,而是因为从事这些行业需要这些特质。我举个例子:“政治家特质”,你说可以加入女性特质来让其更加agreeable,但当大约八十年前的时候,张伯伦就很agreeable,法国人也很agreeable,所以希特勒占领了法国。然后丘吉尔上台了,当然以你的角度他是个直男癌,但他在对德作战上的坚持对战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你可以想一下当英伦三岛沦陷后美军该如何登陆欧洲大陆。我这里要说明的是,在许多行业,推崇你所谓的“男性特质”,不是因为主导者都是男性,而是因为这个行业需要这种特质,恰好大多数男性有这种特质,而大多数女性没有,然而少数有相关特质的女性,也能取得同等的成功,例如撒切尔夫人。

继续讲到这个问题,Prof.Peterson 说“工作场合的成功无法靠女性特质决定”,他说没有证据,Cathy 说这没人试过,为什么不试一下,Prof.Peterson 表明人们可以开一间公司,加入女性特质,做一场社会实验来说明女性特质是否能取得成功,但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证据。他继续说,在他那个地方,女性在很久以前就参与工作了,而且比例有50%,但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证据,不管是表明“对”或者“错”的证据都没有。

其实,如果要我回答“为什么不试着在公司运营中加入女性特质”这个问题,我首先会同意Prof.Peterson 所说的“没有证据”,然后我会加上这一句:

如果没有证据,凭什么公司要冒着利益损失的风险,来满足你们的社会实验需求?

当然,这样说比较呛。

转移至下一个话题:变性人称谓。

Cathy 首先问:“你拒绝使用变性群体要求的人称代词而惹到了麻烦......”

立即被Prof.Peterson 纠正:不是这样的,我惹到麻烦是因为我明确表示我不会屈从于政府对此的言论管制,我从未因为对别人的称呼问题惹到麻烦。

这个纠正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的概念在于:政治和法律,是个远比道德问题要复杂的事务。

我觉得在这个方面,不管是当代自由派,还是国人,都对此不甚理解,所以自由派会对所谓的“冒犯性言论“作管制,也有不少国人在强烈要求封杀他们眼中的”行为不端”艺人和恶搞作品。但当“言论管制”开了头,就会有“滚雪球效应”,管制范围会越来越大,灾难性的后果。当然我们可以分辨出对错,我们也应当拥抱高尚,拒绝堕落,所以Dennis Prager 办了PragerU,Ben Shapiro 和Ann Coulter 到处巡回演讲,还得遭极左学生丢酒瓶子,但你不会看见他们诉诸公权力来进行言论打击。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写不下十页的论文来阐述相关观点,但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在Prof.Peterson 说完一段后,Cathy 又问:为什么你的言论自由权要胜过变性人群体不被冒犯的权利?

Prof.Peterson 给出了一个原因:因为为了能理性思考,你就要承担被冒犯的风险。

接下来的一句话让Cathy 哑口无言:就拿这场对话来讲,你完全是在冒犯我的前提下,去追求事实真相,为什么你有权这样做?

Cathy :你说的这个,我想......让我再想想......

Prof.Peterson :HA! Gotcha!

还有其他许多内容,但我就写这么多了,写了一整个下午也够累了。

作个总结:

如果你认为,一个理想社会的建立是 理所应当 的,那么你也会认为,“男女平等,工资无差距”和“变性人不被冒犯”是理所应当的,这就是圣化构想 。然而 ,如果你放下“理所应当”的成见,认真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复杂因素,你就会明白强制推行“男女工资平等”和“变性人不被冒犯”会付出多大的代价,而且也会明白,悲观构想的思维模式——对既定现实与已获取成就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待变革的谨慎会有多么重要。

我就想吐槽一点。男人的收入比女人多百分之七,而女人的消费占全社会的80%!如何解读这个数据?自己想!

————————————————————

补充回答。

看评论中大家讨论得还很热烈,都在聚焦具体的数据上,我本来也只是想吐个槽,没想到大家认真起来,于是我就在网上随便搜了一点点数据:

1、根据2015年发布的《女性生活蓝皮书》,提供以下数据。

可以看到,女性消费一直都是高于男性的。有趣的是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女性消费明显下降高于男性,我在网上也看到有类似研究,《经济学人》讨论了这个问题,女性的消费都是上层消费,比如化妆品、箱包、时尚品等,男人的消费多是刚需。

2、根据2017年《中国女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女性拥有强大的决策力,且关爱自己。四分之三女性管控家庭理财,对于家庭理财产品的购买,27.3%女性表示“自己一个人决定”,41.2%表示会和丈夫一起做决定; 而在男性中,表示听妻子的比例为33.8%,另有40.6%表示会和爱人一起决策。

近半数女性个人消费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有50%的27岁及以下女性消费占家庭收入30%以上,28至39岁年龄段女性有46.6%消费占家庭收入30%以上,40岁及以上年龄段这一数据则为45.7%。

欢迎大家补充其他的研究数据。


综上,我认为男性收入是比女性高,但是男性收入存在向女性转移的现象。即男人为女人花的钱要多于女人为男人花的钱,至于多少,我相信肯定超过7%。但是,我并不是想说女人在压榨男人剥削男人。一定会有人反驳我,说男人为女人花钱多,女人为男人付出的劳动也更多吧,比如家务、带孩子、照顾老人。我认为这也是事实。所以,我非常赞同教授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你仅拿一个数据,男性收入比女性多7%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要全方位的看待。

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把男女看成是一个自由匹配的市场,这个市场是平衡的、有效的。根本不存在一方强势的压制另一方,双方各有优势,又各有所需,且彼此有足够的可替代选择,足够的竞争对手。所以,男女已经平等,某一种差异不能说明男女就不平等了。

答主认为男女其实已经非常平等了,在一些非常细微的地方计较,反而增加摩擦成本。表面上看,男人的压力来自于女人,女人的压力来自于男人,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其实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男人之间的竞争规则实际上是由女人定的,女人之间的竞争规则是由男人定的,男人要求女人美丽,所以女人就得化妆,好像是男人在强迫女人,其实,你为什么那么在乎男人觉得你美不美呢?你可以不在乎的啊,你就丑给男人看啊?那样的话,别的女人会占有你的男人,你会失去优势。同理,女人要求男人买房,男人就得买房,也不能说就是女人在剥削男人。男女的压力都来自于社会竞争,当然你也可以说成是生物竞争、基因竞争,只要竞争存在,就会有压力。但是请注意,这个压力真不是相对性别的那一方给的,而是同性别的竞争者给的。如果一只兔子突然跑得快了,倒霉的一定不是狼,而是别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