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称呼某人常用的「地名 + 的 + 名字」是怎么回事?

比如拿骚的莫里斯,纳瓦尔的亨利之类。
关注者
427
被浏览
56,821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同意

@夏曼迪

的答案,我只是突然觉得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数据库虫上脑= =)来解释这个有趣的问题。在此之前先抨击一下

@汤晗玮

等童鞋的答案,题主的问题应该这样看:存在西方世界称呼某人常用「地名+的+名字」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为何会存在?而你们的答案却只是举了些例子,唯一能说明的是不仅西方会有这种情况,答不对题。

称呼是一种数据记录,目的是对应现实中的实体。咱可以创建这样一张基本表,在字段只有姓或名,至多是全名的情况下,一条称呼基本表的记录仍然连实体完整性的1%(其实不能这样量化Orz)要求都达不到,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千千万。于是古人的办法是添加如人物所在地点(常山赵子龙)、人物特别称号(母夜叉孙二娘)这样的字段,这样就提高了信息与实体的对应度,虽然还是没有主键。

在现代,如何用数据最快识别出唯一的一个人?答案是:身份证号。其实身份证号本身,也可以分解成多个字段,分别代表不同含义,我记得有出生年月日、出生地、男或女之类。当然这是正常情况下,你懂的,一个小朋友打着80岁老太太的旗号在网吧玩这种事还是不少的,我也干过。那么什么东西可以真正充当一个人数据记录的主键,我想大概只有指纹、虹膜这种生物特征了吧。你要说克隆,或者XXXX(过于血腥暴力,已屏蔽)....好吧,我没辙了。

简而言之,就是区分。当然,提到地名也可能是因为,作者希望读者可以联想到此地人类的一些共同特征,作为一个简洁的背景交代(真含蓄!),但这就已经脱离称呼的讨论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