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啊~

银玲 家庭保障计划那些事儿
2018年07月25日 10:01
museum's Day
好几年前,有机会经常到北京出差,无论春夏秋冬,总能找到一个好去处--博物馆。而中国国家博物馆宝贝众多(有兴趣可看《一周逛一馆之中国国家博物馆》),总让人流连忘返,喜好也完全随个人,逛得不亦乐乎,在古代石雕石刻杂件馆那里,有一个大件石物也颇引人注目呢~
1

赏图咯

来来来~

照旧先上图!图片

虎纹石磬

别以为它长得小哦,这片状石块长84厘米,宽42厘米,厚仅为2.5厘米。薄薄的石片表面雕刻有一只老虎,颇有青铜纹饰特色。
这只老虎怒目圆睁,虎尾上扬(咋一看左边还以为是大象的鼻子呢),虎口大张,尖尖的獠牙清晰可辨,老虎身躯呈匍匐伏,做出猛虎扑食的架势。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即可怕又可敬的动物。
老虎在饥饿时会伤人畜,但是它那神气活现、威猛无比、充满王者霸气的模样,又让人不由得生出敬意。
关于在商代虎的象征意义有着不少假设:
有人认为虎纹用于巫术,用来沟通天地与人神;也有人认为虎纹是赣鄱地区古老氏族“虎方”的图腾,能够趋吉避邪。

且看现场情形如下,瞬间霸气了!
这件体型硕大的虎纹石磬,1950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图片


2

那这玩意有啥用呢?

2.1“会唱歌的石头”

“磬中之王”-虎纹石磬

磬是中国古代先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石磬在演奏时所发出来的声音清脆悠扬,因此人们也常常把石磬称作“会唱歌的石头”。

据测定,该磬有5个音阶,可演奏不同乐曲,轻轻敲击,即可发出悠扬清越的音响。

图片

2.2“会疗愈的石头”

1) 音乐

首先,从中医思维来看,会唱歌的石头,当然就有声乐,而音乐确实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定邦安民,还能调节人的情绪,现如今很多人都有情志问题。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者中药,而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2000多年前就提出”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2)砭具上品

 其次,根据现有资料表明,泗滨浮石就是古代制作砭具的佳石。砭(刮痧),药、灸、针和导引五法中,除导引按硚可归于健身体育活动外,砭、药、灸和针是我国古代四种独立的医术。用泗滨浮石制成的刮痧板刮擦人体时发出的超声脉冲数大大高于普通刮疹板和其他岩石。

砭术最早见诸文字当属《黄帝内经》。
出土的砭具,证实当时已有了砭锥、砭板、砭铲、砭砧和砭块等用具。相应地从砭术角度看,当时已有了感、压、滚、擦、刺、划、叩和刮等方法。

图片

在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的帛书中也有关于砭术和针术的记载。

3

现代刮痧工具

由石磬到铜砭

印象中,小时候有点咳嗽感冒,妈妈曾试过拿瓷勺子和茶油帮我刮痧解决的。在厚朴学习后得知道生学堂的李道政老师研发的虎符铜砭,学习的正是李老师的刮痧疗法。

后来有很多各地成立的李氏砭法交流互刮会,广东省中医院之前还安排了虎符铜砭的培训。可见这一非药物疗法推广之速度了,想想之前的学费还真是值了,少走了不少弯路。

有一部电影就叫《刮痧》,这是一个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典型片子,在国外对儿童刮痧极有可能就被认为是虐待儿童了。

比如听之前健康营的同学在加拿大定居,曾经因为做艾灸产生了烟,被所住房子邻居举报而被迫停止此类非药物疗法。刮痧虽然会疼,可疗效比较快,如果长期积累经络堵塞,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致命的,最害怕是失去了知觉,没有了疼痛。

由此想起看过的《问中医几度秋凉》,从故事中去理解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以及演变过程,非常的感慨,希望更多的人们是通过调节自身来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健康的身体只能靠自己。

 关于刮痧的注意事项等详细内容,可以查看之前写的总结《厚朴健康营之刮痧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


阅读原文,可以看到《石磬 国宝档案 20110416》节目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家庭保障计划那些事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