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读书 | 千古一帝话康熙

李行知 同归书途
2021年06月13日 10:51
图片

   关注我们 |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中,第一部就是《康熙大帝》。这本书以章回体的形式将康熙无与伦比的一生娓娓道来整本小说共分为四本。

《夺宫初政》降鳌拜;
《惊风密雨》削三藩;
《玉宇呈祥》平葛尔丹、治黄河;
《乱起萧墙》遴选接班人。

图片





 曾经有人问我“中国古代中最佩服的皇帝是谁?”我记得当初的回答是秦始皇。可是看了《康熙大帝》后,我改变主意了。
      小说就康熙一生的功绩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可能对于作者来讲,康熙的过失跟功绩比起来并不值一提,所以在这本书中更多展现的是康熙的帝王心术。
     在面对鳌拜和三藩时,康熙自知实力无法与之匹敌,因此做出了非常人的隐忍。鳌拜杀了众多忠臣之后,康熙即使恨的咬牙切齿,在面对鳌拜时,也依旧满面春风,他用自身诠释了什么叫“小不忍则乱大谋”。

图片


图片



图片




      用人方面,康熙深谙用才之道,收纳人才,更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康熙微服私访的时候,常让身边人特别留意有才之人,然后就找机会将其提拔起来入朝做官,为国效力。在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年代,他能做到不论出身,这种眼界和胸襟也是奠定康熙盛世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人才是一条河流,哪里有低谷,它就流向哪里的话,那么康熙身边有那么多人愿意为其肝脑涂地,恐怕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康熙自己。

      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仿佛印证了“英雄的童年往往都是悲惨的”。这种悲痛砥砺着康熙以强大的意志力前行。五岁发蒙开始,他便早出晚归,无论严寒酷暑,从未中断。父母双亡后,他更加发奋努力,系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还常虚心地咨询左右,甚至不耻下问于身边的太监。繁重的学业差点儿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累得咯血,却仍然坚持手不释卷。还拜了武艺高强的侍卫阿舒默尔根为师,刻苦练习骑射技艺,纵马射猎,十矢九中,英武非凡。也许没有这种意志力,康熙也不会开辟出这盛世局面。正如他自己所说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无愧。”



图片


图片



图片




康熙的一生,即能纵横疆场、运筹帷幄,又能经世济民、安邦治国,达到儒家标准的“内圣外王”境界,这等成就完全可以傲视古代帝王,即使放在当今,也必然是一代英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身体和灵魂 总有一个在路上







读书推荐 · 目录
下一篇读书 | 临终前,他竟只要求“相约星期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归书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