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Android设计模式-6-策略模式

今阳 今阳说
2020年03月28日 05:30

1.定义: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他们可以相互替换,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

2.应用场景:

  1. 多个类只区别在表现行为不同,可以在运行时动态选择具体要执行的行为。

  2. 需要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策略(算法),或者策略还可能在未来用其它方式来实现。

  3. 对客户隐藏具体策略(算法)的实现细节,彼此完全独立。

3. 优缺点

  • 优点:
    1.策略类之间可以自由切换,由于策略类都实现同一个接口,所以使它们之间可以自由切换。
    2.易于扩展,增加一个新的策略只需要添加一个具体的策略类即可,基本不需要改变原有的代码,符合“开闭原则“
    3.避免使用多重条件选择语句(if else),充分体现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 缺点:
    1.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
    2.策略模式将造成产生很多策略类,可以通过使用享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象的数量。

4. android源码中的使用:

例如 动画中的插值器,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插值器,且插值器的替换不会影响其他代码

5. 实例演示:

以日常出行乘坐的公交地铁等计费为例,若不使用策略模式,可能会这样写:

1. 封装一个价格计算类

图片

2. 调用

图片

如上面代码中所提的问题,若像新增一种出行方式就需要在价格计算类中新增计价方法,并增加if-else判断,下面使用策略模式实现:

1. 定义一个价格计算接口

图片

2. 创建具体的实现类,如公交,地铁,出租车;
图片

3. 在程序设计中使用,并提供set 方法;
图片

4. 通过设置不同的策略实现类,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今阳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