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加入了007写作群,每周一篇,不知不觉两年了,两年的过程中写过不少长文,也有凑数的水文。两年虽然长,但相对于目标七年来说,似乎算是刚起步。最近群里有一位之前较为活跃的战友的退出了,群里有点消极情绪,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下自己能否走到七年的终点。
看看群成员,已经由之前的77位减少到56,刚成立时火热的群聊也被自己设置为消息免打扰,点评也由之前的直指问题点到后来的客气回复,每周一次,平平淡淡。这种情境下,自己还要坚持写吗?
折了个树枝,写和不写之间,最终还停留在写上,几个原因:
规律的生活
我有个毛病,一到放长假就会感冒发烧,媳妇笑话我是个工作的命。其实反思下生病是有原因的,因为一旦放长假,就开始晚睡早起,吃饭没点,饮食过量,运动减少,这样生活规律被打破,连续数天,生病也成必然了。
回到写作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生活变化无常,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身体、工作、投资及其他大的变故,这些很容易打破我们正常的生活,人一旦脱离正常的生活,那霉运就会接踵而至。因为在没规律情况下,人性恶的一面就会呈现,我见过妻离子散的,也见过锒铛入狱的。这些人之前大多说生活都脱离的正规。
但写作是一种把我们从不规律的生活上,拽到正常轨道上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每到一周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我要写什么,这样能让我们从繁杂的事务中抽离出来,更容易审视自己。有人说那退出也可以写啊,为什么要加入个组织写作呢?但现实是,自律较难,通过组织他律更为有效,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互联网教学技术较为成熟的情况下,我们仍离不开学校的原因。所以,为了更规律的生活,我不能退出007.
见贤思齐
一个人的水平怎么样,看下他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了。身边有一批牛人不一定让你成为牛人,但会让你看清前路。加入007后,认识了一位老人,其实喊老人不一定正确,因为他虽然70岁了,但仍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成绩比我这个所谓的年轻人更好,而且他正在持续写作,和年轻人打成一片。我在想,我到了这个年纪,是否还能有他这样的心态及身体。
同时,我也见过几个00后,聊天时发现思路清晰,对自己未来规划很明确,而且读了很多书。想下那个年龄时的自己,言辞笨拙,只有一个被家长强化的目标:考大学,其他什么也不懂。所以像他们这样的00后,以后不成功都很难。
我也亲眼见过从手里几万块钱起家,成为身家A9的人。当别人都在羡慕他的机遇时,其实没有看到他背后的付出。当年他入伍时,别人背的衣服之类的行李,他却背了一包书;在别人在跟风时,他却做起了“搬砖”苦力;在行情大跌时,他能冷静的判断,做到了止损等等。这样一个人不仅能赚钱,还是个幽默、孝顺的人。这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在拥有财富的同时还能谈笑风生。
当然这样的人在007里还有很多。但同时,通过文章,也让我了解到了生活的不易,看到了夫妻的矛盾,搬离城市的痛苦,离职的纠结,为一个课题一筹莫展的等等,这就是生活的百态。在这里更容易让我看清生活。所以,我不能退出007.
锻炼思维方式
在去年“龙哥”事件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龙哥终结者》,分析了“终结龙哥的不是白衣男子而是这个文明的时代”时,留言区一片声讨声,我才发现大多数人只看问题表象,不去分析背后的道理。
而我忽然发现我能想的似乎比比人多一点,这可能就是写作的魅力。因为教是最好的学,当我们自以为理解了某个知识点,但当我们把他写下来告诉别人时,才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可能很多逻辑不通,通过写作,不断修正自己看问题的方式。这样时间久了让自己看到一个社会现象时,不自觉的思考其背后的东西。所以为锻炼自己的思维,还是不能退出007。
当前有些战友离开了,他们都有各自的离开的理由,因为每个人选择不同。在后面五年的时间里,肯定还会有一些战友会陆续离开,这没有什么可回避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陪我们走到终点,生活如此,写作更是。只是当我们想离开时,想下我们自己的初心。
后面五年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五年后,我不一定会去南极,但我会收获一个更加成熟的自己,希望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