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诗书优游国学主题分享交流平台诗词频道的主播棠棠。今天我想要分享给大家的这首诗,是一首吊古诗。吊古诗,其实别有一番意味和吸引力。而他们也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与看法,一类人的经历与故事。吊古诗总带给我一种别样的感受,有些是游离于史事外的清醒,甚至带点漠然。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也有些是因事生情,诗中始终带着自己的喜怒哀愁,人生阅历。总让人觉得凄婉又哀艳,感觉有种情感如丝如缕,密密缠绕在心头,说不破,点不明,但又格外深刻。咏史诗,是历经一个时代,甚至数个时代的时间沉淀下来的风骨清隽。吊古诗作为其中的一种, 又格外独特。有些故事初读时不懂,只是见过,但在某一个时刻,才真正懂得。正因为它是与自己的某些经历结合起来有感而发,所以才格外令人着迷。
我今天想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杜牧的一首七绝《金谷园》。
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在正式开始分享前,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绿珠和石崇。
时间回到西晋,作为交趾采访使的石崇,用十斛明珠,换回了一个女子。她有格外秀丽的容貌,也有一个格外好听的名字:“绿珠”。这是故事的开始。绿珠不仅长得很美,而且善于吹笛,冰雪聪明。很受石崇喜爱。但石崇失势,因为对绿珠的觊觎,也是对石崇跋扈骄横的积怨。投靠了司马伦的孙秀,明目张胆又大摇大摆的向石崇提出索要绿珠。可他却没有想到石崇即使处于这种劣势也能断然拒绝。于是,孙秀恼羞成怒,劝司马伦诛杀石崇。石崇在被捕前,对绿珠说了一句话:‘我有今日,都是因为你啊。“但他并未想到,自己短短的一句话,带来了怎样的后果:绿珠从高高的楼上一跃而下,可怜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此后,世上便再无绿珠。但这个格外凄凉的故事,并未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或许是因为石崇对绿珠的赏识使一些仕途坎坷,不受重视的文人顿生惺惺相惜之感,又或许是因为绿珠的刚烈与韧性使人尊敬,这个凄美的故事,流传至今,流传在许多诗人笔下,流传在书籍中的字里行间。
这首诗的前两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开篇巧妙用典“过去的繁华都已经随着香尘杳然而去,不知所踪。流水无情,从不停歇,草木也自顾自的享受春光。” 这句话巧妙的回溯时光,将人带入千年前的那个环境,使人感同身受,鼻端似乎还能闻到那一抹奢华香气,如丝如缕,绰约隐秘。而这里的“香尘”巧妙用了石崇的一个极尽豪奢的典故。石崇当年曾令家中下人将沉水香碾成细尘洒在各处,命歌女于其上翩翩起舞,徘徊作乐。这里的“香尘”二字,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典故,也代表了那段纸醉金迷,奢靡无度的时光。香尘散去,那段时光,也已然过去了。世事无常,盛衰难定。那些高屋建瓴,雕梁画栋,如今早已腐朽破败,有的甚至已经化为尘土,杳然无踪,再难寻觅。这便油然而生一种凄凉: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啊。果然,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浮生若梦,又能为欢几何?
但“流水无情草自春”,却一扫前文腐朽奢靡之气。流水无情,不因人,事,时间,生死,爱恨而停留。青草也自享春光,所以它们得以保存下来,并未泯灭在时光中。看似淡漠冰冷,不近人情,但这种冷漠,这种淡漠却是他们得以保存的最大原因。当初的人逝去,房屋也渐渐破败,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次次狼烟四起。他们见证了无数离愁别恨,爱恨兴衰,也见证了无数权谋倾轧,阴阳相隔。但它们只是旁观。或许它们的这种不念于心,不困于情的处事方式,能使他们活得更加轻松,更加自如。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适当的放下,适当的遗忘,也许好过耿耿于怀,不肯放手。有些东西,我们注定无法改变,无法强求,无法扭转,无法挽回,也无法改变。这种事,不如让他们散在风里,像那袅袅香尘,烟消云散。试着拒绝,试着遗忘,使我们更加宁静从容,不为外物所扰,不畏风雨相困。做那个,青天白日海阔天空自能翱翔的自己,做那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自己。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这两句最为凄美,描绘了一幅画面,暄丽凄艳:夕阳西下,东风又起,庭中园内,鸟啼声声,凄厉又幽怨。枝上落花翩跹而下,又好似当年那个从楼上决绝的一跃而下的窈窕身影。杜牧对这场悲剧的惋惜,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尽融其中,格外深沉厚重。
其实如果仔细想想,石崇的悲剧,是他自己一手造就。他年少得志,轻狂傲慢。做事不留后路,不徇章法,不计后果,全凭随心所欲;待人骄横跋扈,很少换位思考,盛气凌人;生活穷奢极欲,纸醉金迷,乐于炫富,并以此为荣……他的随心所欲,盛气凌人使他树敌甚多,不仅使自己被孙秀这样的小人记恨,也最终使自己众叛亲离,在落魄时无人帮助,甚至落井下石。他的做事轻狂傲慢,不计后果使得在孙秀向他讨要绿珠时,他以爱为名,拒绝的不留情面。如果他做事稍微留一点情面,别被情绪把控,也不会在这时触怒孙秀。他的不合时宜的“情深似海”决不妥协,对孙秀的嗤之以鼻,最终导致的却是家破人亡,绿珠从楼上一跃而下,一生家财尽被掳掠的后果。想到这里,不禁想起茨威格《断头皇后》里的句子“她那时还年轻,不知道命运赠送的一切礼物,都早已在暗中被标好了价格。”于石崇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的聪明,他的家财万贯,他的少年得意,他的煊赫地位,哪样不是命运的礼物?但他享受了太多年,慢慢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也都是永远不变。但是世上哪里有永远二字呢?他的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在影响着他的一生。
记得以前读《镇魂》,书里讲:“人的生死是大事,只有两件事能让人为之赴死。一是为了家国天下,那是为了成全忠孝;二是为了知己而死,那是为了成全自己。除此之外,哪一种轻生都是懦夫行径。”绿珠这一跃,很难说其中包含什么。有愧疚吗,有。有爱情吗,有。有因为她知道石崇被捕后自己的命运注定悲惨,才这样一死了之吗?以她的冰雪聪明,必然猜到,所以这点也有。但我觉得,这其中不仅仅是愧疚,是爱情,是了断,但不止这些,这其中更多的是绿珠一死酬知己的豪气。石崇将她买下,是救她出苦海,还是带她入深渊,我们很难知道。但他改变了她的人生,而且,石崇是欣赏绿珠的,欣赏她的冰雪聪明,欣赏她的吹笛天赋,在他眼里,绿珠并不仅仅是个歌妓,也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意交易,辗转人手的物品。他拒绝了孙秀,这其中可能有因为他不愿把自己的爱妾拱手让人,这样不是英雄行径。但他给了绿珠尊严。哪怕他的拒绝里只有一点点爱意,尊重与赏识,对绿珠来说,这是她的蜜糖。虽然可能微小,但炙热如火种,明媚如朝阳。饮鸩止渴,她甘愿。为酬知己,死又何妨?
那纵身一跃,迎着太阳,向着远方,心甘情愿,至死不悔。
我的赏析到此结束,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