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一周逛一馆之上海博物馆

ElingHo ElingHo期待的美好日常
2017年08月14日 02:09

音频配乐为阳关三叠,此曲为之前上海博物馆一楼编钟的背景音乐曲名

上海,是007社群的诞生地,有不少战友在魔都工作和生活,忍不住墙裂推荐近期最值得参观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浓缩的世界史!!


图片

详情可登录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上图来自上博公众号介绍.

或关注"SH-Museum"上海博物馆公众号获得这101件展品的语音讲解介绍.


一个展览的诞生

在浏览上博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一个展览的诞生:博物馆里那些让奇迹发生的人>>,里面其中一位策展人说:"文物就像演员,要用它们来讲故事." 套用到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大家就可以想象千里之外的文物运到上海,从筹备到展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里面交接的各种细节也有着不少故事,这就让那些宝贝们一一为我们诉说吧.

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上博--约会聚会的好地方

好几个好朋友在上海定居了,每每去到上海与友人相约,不亦乐乎.想起此次参观是2012年借道去黄山,当时特意留出一天在博物馆与老友会面~

几件心头好

个人最喜欢逛在玉器馆,那几张白玉飞天图至今难忘,脑海里有无限的遐想~

图片

飞天玉雕


下面这件神人是海内外同类传世玉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曾为上海博物馆的标识性玉件。

图片

神人


青铜器有以下这件镇馆之宝-----大克鼎

图片

 大克鼎,西周孝王时期器物。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是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这里有一个感人的收藏故事等你去听哦~


图片

吴王夫差鉴


看到这个装水的青铜器,我们就知道了以史为鉴,这个"鉴"字的真正出处了.


还有一件文物十分精妙~让人觉得逆天啊,在我之前那篇<<博物馆里那些逆天的文物>>有提到过.它就是春秋时期的子仲姜盘.

图片

 春秋时期的子仲姜盘


“子”是妻子的意思;“仲”是排行老二,伯,仲,叔,季是兄弟的排行,犹言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齐鲁习惯也称老大为孟,所以称大姑娘为孟姜,孟姬。“姜”是女子的姓。盘内装饰了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动物,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俨然一幅水族聚息图。此盘不仅是形象特殊,造型生动,就连艺术装饰法是从前青铜器中绝无仅有的,不仅令造型单调的古青铜盘充满了活跃的情趣与生气,而且在青铜器铸造技艺上,也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前创造。这些精巧的动物造型显然是与盘体分开铸造的。一根轴在盘内垂直嵌铸于盘底间,而轴和动物之间则是活动的,但却抽脱不掉。要在盘底层中嵌进这批动物极其微小之底轴,并且还要垂直保证不被卡住。在合范浇注铜液时,盘与轴的接触之处仅能容纳一层非常薄的泥料,在铜液高温浇铸时令泥料不会脱落,而且使盘底又不会渗漏。如何使敷填物不被高温的铜液冲走变形,而使活动件粘连起来,实在是难度极高的技术问题。此种高难度的铸造技艺,在此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一般认为,西周末年到春秋早期是青铜铸造技术停滞或退步的时期,“子仲姜盘”的铸造技术却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新的技术高度。
想象一下,当使用者在洗手时,水从手上流下,冲击到盘内的小动物上,这些动物随机不停旋转,是多么奇妙悦人的一件事!

那么多精美的文物还在继续讲故事,你愿意去听听吗?


碎碎念之友情提示:

以下常设展厅可能不定期会更新时间:图片

或许你还想听或看:

图片


博物馆里那些逆天的文物

一周逛一馆之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一周逛一逛之故宫博物院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ElingHo期待的美好日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