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年味

千江有水 省钱是我
2022年02月06日 13:36

       朋友乡下的亲戚全手工制作的团子,我们土话称为“圆团”。自古以来,本土民间有廿四夜小年吃圆团的习俗,这和北方过小年吃饺子有点相似吧。 


        乡间田边有种草叫“绿草头”,摘下后腌制出汁水,揉入糯米粉,接着自家种植的赤豆制作成豆沙,不放糖,用少许油拌匀,豆沙就比较滑软。舀一勺豆沙放进绿色的皮子,包住,最后用模具压出花纹,正中点上一颗红印,非常好看。最后一步就是圆团底部垫上粽叶,上锅蒸。半小时后,一锅整齐有序又散着香气的点心就出炉啦!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吃,但是大人以太烫为理由让再等等,急性的孩子偷偷地用手指去戳戳团子皮,哪怕一点都没蘸上,舔舔手指也感觉香甜香甜的。


图片

      糕,自然在年前开始登场,因寓意步步高所以家家户户少不了。糕有圆形和方形的,用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揉合加各种馅料蒸熟,这门手艺在我们这一辈看来将失传了。今天朋友买来了赤豆糕,这是苏州家喻户晓的品牌,每天下午两点起卖,基本是本地居民排队等着开门,因为限购人们在排队时就能计算出轮到自己是第几块了。大家都是冲着这地地道道的赤豆糕去的,关键还是内含绝不偷工减料的猪油。切片上锅蒸上二十分钟,晶莹剔透的猪油入口即化。

图片
图片
      糕和团其实都是我童年时过年的最深记忆,春节前家里都是热气腾腾地,爸妈总是为蒸糕屋里屋外忙得很晚才停歇。李玫瑾教授说过:人的胃口是小时候喂出来的。确实,为什么我们总是惦记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还不是童年时代的那一口啊,刻骨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省钱是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