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给娃报班的心路历程

若水小组 若水心空间 2020年01月14日 14:30

图片

者 | 若水

账号 |  宝妈加油站  (mamapinaa)

转载授权联系 (微信:jianlishen999)


今天,寒假第一周,在娃的美术培训班里,李老师破例给我们家长,上了一堂美术课。

不是正式的课,就是聊聊天,却也聊了一个多小时。

起因是,孩子报了寒假的油画棒学习班,上五节课,每天一节,昨天第一节, 但孩子觉得涂色枯燥,我也觉得貌似他没有学到东西,所以就想让孩子学更高级的素描班。

老师的理由和角度却有不同,于是有了上述的对话。

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必须如此,而是讲起他小时候学画的故事。

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中央美院的毕业生,他一开始其实是写书法的,很小的时候练字,别的家长都无所谓,只有他奶奶一直鼓励他,说他写得真不错。

小小的孩子有了鼓励,越写越带劲,后来就从书法切入美术,去考了美术院校,一路比较顺利。

他说,当他练书法几年后,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其实他奶奶不识字,但是就是不识字的奶奶的鼓励,让他能够坚持下来。

李老师说:其实如果那时候他是其他方面受到鼓励,没准就去做了别的,而不是书法和美术。

图片


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但是鼓励和引导也很重要,否则兴趣可能只是兴趣而已,没法深入下去。

老师说:孩子们一开始学一个东西,都是兴致勃勃的,但是一定时期后就会疲,必然越学越难,或者遇到高手、受到打击、怀疑自己,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让他可以坚持下去。


02 
 怎么知道孩子真正兴趣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美术、舞蹈、钢琴、吉他......怎么知道孩子的真正兴趣在于哪里?哪个他更擅长,并且自己也确实能够坚持下去呢?

几个家长有了疑问。

李老师说:这确实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看他更爱干哪个,干哪个似乎更有谱?

如果几个爱好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需要家长去抉择:时间和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都学习,再看。

另外就是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这样经过训练和磨练,他的兴趣,才能真正成为所长。

李老师说:不管怎样抉择,兴趣肯定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

他讲起一个家长的故事。

图片


曾经有个家长想让闺女来报班学美术,一看都是一年班,就问有没有四五天的班,“孩子没有长性,新鲜几天就要换,我想给他报个短期的试试,不想学了可以换别的”。

李老师没有正面回答他,就开了玩笑,“这样培养孩子,长大了可能有点麻烦。如果长大了,她今天领个女婿来见你,过几天又换,那你咋办”。

家长想想:也倒是。

回到开头其实我的想法和这个家长类似。觉得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如孩子觉得油画棒不太好玩,想学素描,就要帮他争取。

不过李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告诉我们老师们的具体教学设想,通过油画来引导,把枯燥的美术知识融汇在里面,孩子还小,比较适合学习这个。

简言之,就是他们会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做最适合他的选择。这个时候,就不能任由孩子想干嘛干嘛,而要鼓励和引导。

他说:如果硬让孩子学素描,其实就类似拔苗助长,对孩子并不好。


03  
真学东西,一定是伴随痛苦

我想起之前两周孩子学钢琴也遇到类似情况。

他学得比较快,于是老师加快进读,给他讲指法,上了两三次课,娃坐不住了,他喜欢直接学习弹出曲子来,而不是反复练指法,切磋那几个手指头,对老师都有点抵触,说不想去上课了。

我也就由着娃的性子,暂时不去上课。

图片


我也把这个情况跟李老师沟通了,李老师说:他能够负责任地说,这个钢琴老师其实还不错,想教他东西,真正地学东西,它一定是伴随痛苦的,轻轻松松没法学下来。

“说句实话,我们也可以顺着家长和孩子的意思,怎么让你们开心怎么教,但有时候不是这样的”。

他的一番话,让我挺受教的。

在孩子选择兴趣班方面,不是完全由着孩子的性子,需要综合考虑;并且选择了就需要大人多加鼓励,尽量坚持——这是一个学东西的好态度。

另外,学艺术,如果真的是想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那真的急不得——这是娃爸提醒我的,也跟各位共勉噢~


更多分享

三个锦囊,他把娃培养成了语文小能手


娃不爱听你的,知道为啥么?


东野圭吾《时生》读后感: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



- 最新征稿启示 -


《育儿达人们请看过来》




图片

亲,点个在看,鼓励坚持~

若水的育儿心路历程:经验及避坑 · 目录
上一篇寒假来袭,用这些书开启娃的阅读时光吧(文末福利)下一篇你会给孩子穿旧衣服么?知乎160万热度讨论:节能环保还是差钱?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若水心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