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自由——和现实的生活是可以不冲突的

无乎 逐曦人投稿约稿入口
2019年03月21日 14:09


[1]


图片


许巍像梦一样自由。那种自由,是洒脱,不是放荡,也不是不羁。


是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的渴望。


是摆脱了世俗偏见和羁绊,无视旁人的眼光,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是对生活的真谛,对自己生命的不辜负,充分享受生命的灿烂。

 

图片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父母在,不远游”,实为不孝。

 

可父母终有老去的那一天,很多事情必须要等到所有那一天吗?光阴匆匆,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会有哪个先来。


图片


[2]


图片



图片


图片


喜欢很久了的一个歌手叫做赵雷,11年的时候开始听他的歌曲,觉得很独特,民谣那时候还很小众,不像今天,年轻人不喜欢民谣好像特别土似得,不够有个性,没有特点。

 

从小喜欢唱歌的他,高中时期就辍学想去远方寻找一些灵感,体验生活的经历,浪迹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归来之后心态依旧变的很平静,很淳朴,这就是自由带给他的诸多思考。

 

而且现在的他每次出去演出都会带着父亲,这是经历过人生曲折之后回归的一种心态,这也是一种自由,做着自己内心喜欢的事情,还能跟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多棒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此看来,自由和现实生活不冲突,并不一定是那种特别痛苦的自由。

 

自由其实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有人讲自由分为精神世界的自由和世俗世界的自由。

 

图片


精神自由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

 

图片


世俗世界的自由就是财务自由。

 

当我们还在纠结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不能真正自由了。什么都想得到,什么也都不想放弃,欲望太强,注定我们会被许多事情多牵绊,达不到我们的理想状态。

 

[3]


图片


图片


前几年的一封辞职信火了,来自郑州实验中学的顾少强老师,寥寥10字,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可能是因为它承载了每个人心中,那份隐藏在地深处但却始终不敢拿出来的向往已久的自由吧,成年人的世界最求自由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没勇气去做的,当时35岁的顾少强做了。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本身就需要很大勇气,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害怕未知的新事物,担心未知发生的新环境,新挑战。但生活的神奇之处却在于,有时候只有把自己活成一个过客,很多事物才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图片

 

这也是一种自由。


[4]

 

图片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完全相反,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图片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这种自由难道是对生命的辜负吗?牺牲了那么多才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不正是为自由而抛弃生命和爱情吗?正是由于我们难以去做到,所以,现实党中才显得尤为珍重。


图片

 

其实我们很拿去界定他们,精神世界的自由和世俗世界的自由,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不知道那些个细节究竟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他们并没有脱离现实,只是我们知道而已,只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的寄托,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也劝阻我们不要去做这些事,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其实,这个命题就没有什么限制,这就是自由,你认为什么就是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想在什么时间做,你就去做就行了,不用想太多


图片


今天的努力会在未来合适的时候告诉你,或者当你老了的时候,躺在摇椅回顾生平的时刻,你就知道你活的是否自由。

 

晚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逐曦人投稿约稿入口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