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棠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伊祺 伊祺游学记
2019年06月02日 01:40


    大家好,我是诗书优游国学主题分享交流群诗词频道的主播棠棠,今天我们一起来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做于北宋708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是词人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王弗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女。16岁时,嫁于19岁的苏轼,可惜这对恩爱夫妻并未携手相伴白头。    二年王弗便撒手人寰,对于这首千古流芳的悼亡词,它究竟描写了词人怎样的一种心境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

首先来看上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我和你生死相隔已有十年,十年间种种往事都还历历在目,其实我就是不思量也自难相忘。但你埋骨之地还远在千里之外,我又到何处去诉说自己的凄凉之情呢,我又对何人诉说这种种经历呢?纵使我们还能相逢,你也应该不认识我了。我如今已不是当年的少年模样了,风尘满面两鬓如霜。


图片

上阙写回忆思量,字里行间的凄凉之意令人动容。苏轼与王弗生死决别已有十年,十年当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三千六百五十多个日日夜夜,将眼前的现实反衬的太过凄凉。如今再看早已物是人非,满目萧然,又是一番痛彻心扉。但即使苏轼已经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回忆、不去思念,王弗的声影、她的话语、他的笑容确仍是难以忘怀。或许对苏轼而言,这美好的过往如蜜糖,此刻却成了穿肠毒药一般。往事又美、又痛,痛到每一次回忆甚至是每一次被勾起的一点思绪都让人催肝断肠,泪下如雨。王弗的埋骨之地在千里之外,这让苏轼如何去看望?何况他此时又处于贬谪途中,自然不能随意离开被贬之地,这又更添了一段思念。其实我觉得王弗之于苏轼不仅仅是他的妻子,也不仅仅只是陪他度过青年时光,更是他的贤内助,冰雪聪明,心地玲珑,帮助他解决了很多难题。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爱情,同样也有友情,惺惺相惜之情和亲情。他们彼此可以坦诚相待,可以互为战友,对抗一切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只要回到家里就会觉得无比安全。王弗对于苏轼的意义深重难言,可能除了苏轼自己,旁人都很难完整的描绘出这种意义吧。可如今她却已经长眠地下,长眠于千里之外的一座孤坟之中,千里之外,让他如何常去看望呀,他又如何常去诉说自己如今的满腹凄凉?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几年以前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当时她去为荷西修坟。顶着烈日,徒步去花市买了一大束花,油漆和签字笔,然后一遍遍涂着墓碑上的文字。那种感觉虽然痛苦,但你依然可以为你最爱的人做一些事情,哪怕是修整他的坟墓,内心也不能不说是欢喜的。可对于苏轼来说,就是这一点他也是做不到的,这又是一件多么痛苦、多么耿耿于怀的事情啊。他只能深藏于心,咽泪装欢。当然也有人会听他诉说自己的凄凉,但谁都不会再是王弗了,他再也不能像对王弗那样坦白而坦诚,没有丝毫隐瞒,一吐为快不留分毫。也再没有人会用一双温和的眼睛含笑注视着他,也再也不会有人给他最想要最需要的解答和安慰。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啊。生死之间的距离,是世上最难跨越的鸿沟天堑,伊人所在的地方是他无论怎样努力,穷尽一生也无法到达的彼岸,只有一座墓碑记录这个曾经鲜活的存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一抔黃土下,睡着她的妻子,此生再无缘相见的人。

图片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句尤为凄楚,十年人生逆旅,十年宦海沉浮,十年大起大落、十年铁血冤屈。所有的不甘、恐惧、不忿、忧伤、悲凉、凄惶、绝望,都沉沉、重重的压在他的身上。他这十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奔走无门,绝望时如惊弓之鸟一般的凄惶,都在其中了。他将自己十年里所有的不安,不满,所有的绝望,都隐藏起来,对外人来说看到的只是那个即使经历了种种磨难依然可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男子。依然能够说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样一个豁达而乐观的苏轼.他依然能与好友夜游承天寺,发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

而如今他再也不是当年的少年意气,意气风发,而是满面风尘,年纪明明不是很大,却已两鬓斑白如霜,他老了。王弗的生命停留在了最美好的时候,而他却日渐老去,这一句里有自嘲,有心酸,也有些许期待。如果我们真的还能再见一面,这真的是个幻想,越想就越痛苦。因为自己知道这不会有任何希望,但他期待着如果还能再见一回,如果真的还有轮回,王弗可以再回来,哪怕他们对面不识,他也想让她活着,能看见花能听见雨,能开心的笑,这就够了。      

我们来看下阙: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夜里做梦,忽然梦见自己回到了故乡,见到你在小轩窗前,正梳妆。我们相顾无言,只有泪下如雨,料得年年你我肠断之处,就在那明月夜,短松冈。这一阙转而写梦境,呼应题目:“记梦之作”。寥寥几句,写了一个令人心折的梦境。夜里做梦,梦见回到故乡,见到王弗正坐在镜前梳妆,那一刻,两人该是何样的心境啊,惊喜?抑或悲伤?我们无从得知。十年时光逝去,死别之后,阴阳相隔,以为彼此再也不会相见的两个人见面了,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苏轼只写了一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看着彼此泪如雨下。

图片


十年过去,你还是当初模样,云鬓花颜,我却是风尘满面,再不是当年心境。大风大浪里闯荡了十年,举步维艰。我无比的想念你,你却再也不能与我重逢了。你走后我娶了你的表妹,她很好,但不是你,都不是你。王弗与苏轼,少年夫妻却没能相伴到白头。朱弦已断,明镜残半,自此后留苏轼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孤苦伶仃。曾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书相伴、夫唱妇随的欢乐时光,衬的如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处境越发悲凉。

死别不同于生离,死别更绝望,更痛彻心扉。因为只要人活着,就总有再见和相逢。所以,因为他活着,还能够看到她笑,听到她说话,还能感受到风,看到花开的颜色,感受雨的温润,经意也好,不经意也罢,暗中藏匿也好,处心积虑也罢,哪怕只是擦肩而过,哪怕只是人群中的一次回眸,总归是可以相见的,也便还算有个念想。只要她还活着,便会有无数可能,无数机会。也还有时间。但死别不同,是心知肚明,明明白白的阴阳两隔,是无论如何,即使上穷碧落下黄泉也再难相见。是无论怎样努力,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与挚爱死别更为绝望,明明我还记得你的音容笑貌,还记得你的话语,还记得和你月下折梅的身影,还记得你为我做的饭菜的味道。但为什么,这些都不见了呢?你明明还在,明明还在我身旁,但他们为什么说你不在了呢?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还有谁能记着你,给你添香火纸钱,给你修缮墓碑,修整拱木?时光一年年过去,记得逝者的人只会越来越少,一是记忆慢慢模糊,二是生死无常,却逃避不得。

图片


没有人知道逝者去向何方,是否安乐?生死之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深不可测,长达一生,是无望的等待与期盼,是注定落空的希望与幻想。无论种种,都死生不复相见。此后,王弗不再是“拙荆”而是“亡妻”。伊人已逝,只剩一抔黄土。所以当他们相见,是在梦里,也只能在梦里,这也是此生中难得的慰藉与甘甜。下次相见,已是杳杳无期。十年长诀,又梦到你梳妆的样子,那一刻,仿佛回到十年前,但终究是仿佛,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苏轼脸上的泪是惊喜、是思念、是十年中种种凄凉,是一次次梦里惊醒后的恍惚。王弗脸上的泪是又为了什么呢?也许是看到苏轼因为被无情时光变成的样子,和他双眼里难以掩饰的痛苦痕迹。苏轼早已是两鬓斑白,不再是当年鲜衣怒马不经世事的少年。王弗仅凭苏轼的面容,便可得知苏轼十年饱尝心酸的历程,也明白这世间悲欢离合,人情冷暖,苏轼早已都尝尽。这里的相顾无言,最为真实。十年,多少个月夜,这其中无数的事情,又让他们从何说起?而十年未见,难免有些陌生。这种陌生很淡,但很突兀,想必他们都能感受到,如鲠在喉,搅得人心里分外难过。而巨大的惊喜之下,他们也说不出话来,眼泪此时却分外急促,大脑还未反应过来,眼角已有水珠划过。一个“千行”夸张又真实。心里喉间,尽是酸涩滋味,细密心痛,难以抑制,深刻入骨。

最后一句写梦醒后思量,区区十三字,尽是凄凉滋味“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月夜下,松冈上的一座孤坟。结尾含蓄,凄凉思念之情却余味无穷。年年肠断,足见思念至深。一个“料得“总结了所有的悲痛与怀念,痴故生爱,爱故系缚。旧欢如梦,旧忆如锁,将他紧紧钉在原地。每当回忆,便是摧肝断肠。

过去、眼前、梦境、未来,一首词里,苏轼带我们一一品过……

我的赏析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参考反馈题目:

1.你所知道的苏轼和王弗的故事还有那些,说给我们听呀。 

2.这首词中感人的句子很多,那一句最触动你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伊祺游学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