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本《幸福的种子》
在第一天“绘本讲师训练营”静静的躺在属于我的福袋里面
夜深人静 窗外只剩下月亮与几颗星星
孩儿们都入睡后 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在灯光下看起这本书
这四天需要提交针对这本书的观后感,我习惯性的先看了目录简单做了一个阅读计划:
Day1:第一章 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 P1~37
Day2: 第二章 插画和想象力 P38~69
Day3:第三章 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 P70~115
Day4: 第四章 陪孩子成长的图画书+第五章 图画书与幼儿教育 P116~151
Day1.
第一章 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 P1~37
(特别感谢说明:上图出自李建同学的手绘思维导图)
这一章讲述了 “进入图画书的世界之前/丰富的语言体验/传递亲情的桥梁/幼儿期的图书书体验“四个小节段,其中让我感触较深“丰富的语言体验“这节的几句话: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的东 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而且一本图画书愈有趣,它的内容愈能深刻的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或是长大成人之后,他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家里给孩子买的绘本,一般第一时间我自己先看。有一些绘本,看完了不明白讲什么道理,再加上图画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还吐槽这不是一本好的绘本在想想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
以前我总觉得书是带有教育寓意的,我经常问大儿子这本书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学到了什么?希望孩子从中获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而细品作者的话,特别是针对3~6岁,每次我跟两个孩子一起读《一园青菜成了精》,孩子都会捧腹大笑,互相扮演各种青菜角色,孩子们在阅读中享受到了快乐。有时候我跟哥哥谈话中提及一些道理,哥哥也常常会告诉我:是的妈妈,你说的这我在哪里看过,并且把书翻出来给我看 。
书中的内容也在孩子潜移默化中进入他的意识中,我想也就是所谓现在流行的一个词”绘本喂养“吧!
如果您希望孩子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最好从孩子的婴儿时代开始,就用自己的声音--不是录音带,不是收音机,也不是电视--唱歌、说话给他们听,等他们大一点了,再用自己的声音念图画书给他们听,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丰富的语汇,成为内心充实的人。
市面上有很多阅读机,点读笔,翻译笔,我曾经几次心动差点下手,特别是二宝刚出生,大宝刚三岁,照顾不暇。最后忍住了。
我始终觉得世界上没有一种机器可以代替父母的声音,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跟孩子是有互动的,你看着孩子的眼睛,他对你提出的问题,你轻轻地安抚他...
而我知道借助了这些产品,我的孩子也许会依赖上他们,而我更会为自己找了一个不用亲子阅读的借口,特别是翻译笔,自己的发音不标准,但我觉得孩子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是有能力猜出新单词的意思。
虽然自己的声音并不完美,也有倦怠的时候,但相信孩子长大的时候,可以回想起你儿时对他的爱。
当然,这也更加要求自己提高绘本讲读能力,这也是我这次参加训练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之一。
Day2.
第二章 插画和想象力 P38~69
(特别感谢说明:上图出自李建同学的手绘思维导图)
这一章节讲述了“图画书的插画与艺术/ 什么是好的图画书/表现真实事物的图画书/阅读图画书的插画/ 图画书的乐趣/爸爸的图画书/想象力的幼苗/想象力与图画书 八个小节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想象力与图画书 “
要想专心地听故事,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能力,将看不到的故事在脑海中想象成画面,就是一般所称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并非天赋,而是经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得来,体验愈多,想象力愈丰富,图画书正好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去体验
我想到莎士比亚的经典制作: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本绘本,同一个讲述着在孩子心中留下绘本人物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无法带着孩子现在就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但至少我们可以先带着我们的孩子在书本的海洋里畅游。
Day3.
第三章 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 P70~115
(特别感谢说明:上图出自李建同学的手绘思维导图)
这一章节的前三节:带孩子进入书的世界/念图画书给孩子听/不要剥夺孩子的阅读乐趣/这个章节感悟的内容很多
带孩子进入书的世界 不要让孩子自己看
我认为,在思考图画书与幼儿的关系时一最重要的是认清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
有不少父母认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念图画书给他们听,可以帮助孩子早一点读书,认字,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使父母无法轻松地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功能—带给孩子快乐。
“不要让孩子自己看”这节我打了一个大大的星号标记
的确,我家哥哥识字比较早,好处是很早进入自主阅读,但是缺点是他对所看内容的感触及语言的运用停留在自己的理解上;而弟弟因为不识字,对图片的观察及画画的热情是超过哥哥的,语言的运用表达上较之同龄时期的哥哥也会丰富。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我控制权要求更高,会更有强烈想法选择自己想看的书,这一两年也是我给哥哥亲子阅读的黄金时间末期,希望自己好好把握。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是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快乐的泉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您也不希望每读完一本书,就报告一堆观后感,那么就设身处地的想想孩子们的心情吧!
这个说法自己我有不同看法,孩子因人而已,包括要考虑孩子的年龄,3岁以上孩子已经慢慢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很多问题本身是孩子在阅读中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就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小脑袋,家长适当的回答是对孩子一个很好的互动,而且再高龄的孩子(5~8岁)的确可以提出一些孩子们讨论的延展活动,加深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也可以帮助他们把这本书分享给其他人。所以问题的设置,在什么环节设置,都需要绘本讲述人精细设计,不露痕迹!
选择图画书的方法
“选择图画书的方法”
这小节从7个方面给了一些选择图画书的方法,我做了一个摘要小结:
• 不要只读文字:图画书是让人先看文字,孩子一边看图,大人一边讲文字念给详细他听,孩子的脑海中就会清楚的浮现出对故事的整体印象。这是使用图画书最理想的方式。
• 图画会讲故事:从封面,封二,扉页,正文到封底,仔细阅读每一副插画
• 颜色和形状:“色”会自动跃入眼中;“形”必须自己去注意,认知和解释。表面的可爱和夺目的鲜艳色彩,对图画书而言并不是绝对必要的。
• 故事的三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 历历在目:图画书故事的好坏,不是用眼看,而是用耳朵去听,故事的画面一幕幕自动浮现眼前
• 文图一致:孩子可以理解书中内容,引起共鸣
• 主题与表现手法:最好的方法是,与孩子一起反复阅读他们喜爱的图画书,学习由孩子的角度来观察,之后,再凭借大人的眼光,凭借大人的文学和美术素养,就一定能对图画书做出正确的评价
Day4.
第四章 陪孩子成长的图画书+第五章 图画书与幼儿教育 P116~151
(特别感谢说明:上图出自李建同学的手绘思维导图)
今天这张思维导图”残酷与幽默“,”关于天真可爱“,”我对迪斯尼图书的看法”三部分属于第三章的内容,这三个观点对我的确冲击很大,感悟比较深的,所以就留到今天来聊一聊 :
作者举了三本不同版本的《三只小猪》,其中一个版本小猪和野狼成为了好朋友,作者认为这种写法表面上基于教育的考量,实际上愚弄孩子,而且不信任人类。遗憾的是,这种结局的图画书竟占了九成。
图画书的插画应该天真可爱的说法,没有任何依据,甚至是错误的。希望孩子个个天真可爱,也只是大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其实,孩子心里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做爱做的事,身体高大强壮,善良且值得信赖。
这类图画书中的色彩毫无生气,完全看不到电影的那种动感,死寂的色彩和像尸体僵硬的插画,这就是迪斯尼的图画书。迪斯尼抽掉了世界名著的精髓,擅自改编,作出与原著内容似是而非的东西,比较原著与迪斯尼图画书后,大家会发现(省略若干文字),搞成追逐市场的廉价商品。
前两个观点之前没有十分深入思考,作者提出以后,我也基本可以认同接受。
而第三个观点我就不完全认同了,虽然作者批评的是迪斯尼对原著的修改,通篇极其否定。但是我觉得应该具有批判性思维,更加包容的观点去看待:
如像迪斯尼的《玩具总动员》《冰雪奇缘》等自己创作的作品,也许我的孩子就是因为看了电影,因为电影一次并未完全看懂 ,父母买了电影的书,跟孩子阅读讲解。孩子也因此爱上了阅读(哪怕原著也是如此),孩子阅读中是快乐的,这不就是作者提出的观点之一么?
好比经典图画书是孩子阅读的主食,那迪斯尼这样的图片书作为甜点也是可以的,父母注重把握尺度即可,不需要封杀。
说回今天的章节
"陪孩子成长的图画书”章节包含:婴儿的图画书/两岁孩子的图画书/三岁孩子的图画书;主要用一些具体的绘本案例来阐述不同孩子的阶段图画书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三岁的孩子作y一生的阅读做好准备:“我一直强调“图画书是大人念给孩子听的书”因为我认为,通过图画书建立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即使孩子已经会自己阅读,大人仍然要不断读书给他听,这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图画书与幼儿教育”章节主要谈了教育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强调父母是教孩子说话的主角,而且养育孩子本来就是应该有父母,而不是由教育家来负责。
最后的附录: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又成了我剁手的清单了
写在最后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松居直 日本图画书之父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现任日本福音馆书店会长。1965年以作品《桃太郎》获得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69年、1979年、1985年担任BIB“世界绘本原画展”国际审查委员。主要作品:《我的绘本论》、《看图画书的眼睛》、《如何看图画书》、《走进图画书的森林》、《图画书的时代》及与他人合著的《儿童和文学》、《日本语》。
看完了这本书,我好奇心起来了,是什么样的人写下这样的书呢?找了一张松居直先生的相片,笑容可掬。松居直先生的文字,除了被广泛采用的图画书的定义外,能烛照我们模糊认知的观点俯拾皆是:
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幼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世界的魅力,最好首先从图画书入手;
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
这几句来来自开篇王林的文章所提及到,经过四天的阅读,现在回头看看也正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
合上书本前,我重温了一遍本书的序 “爱的语言 “
幸福是什么?我找到了答案 :
"书里清楚的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是真正的成年人!“
亲子共读图画书
就是那颗在孩子心底埋下的”幸福的种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