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自我成长]跨越“不被爱”的基因,重获生命的轻盈与松弛

仟吟心理 仟吟心理 2023年08月26日 01:05

图片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面对关系时,

你是否总是不自觉地讨好,以别人的要求和感受为先;

你是否习惯了一步一步地退让,自我边界被侵犯;

你是否无法释放出自己的攻击性,难以应付冲突;

你是否建立不了深度关系,总是被孤立?


作为女性,我们这一生面对着非常多的课题:
成长过程中,如何接纳自我,懂得自尊自爱?
在原生家庭中,如何摆脱被控制,追求个人价值?
结婚后,如何处理好关系,平衡家庭与事业?
生娃后,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养出幸福感满满的孩子?


很多人也在经历这一切的过程中感到劳累和痛苦:

为了家庭环境而感到失望想自我放弃;
为失恋或是大龄未婚而纠结神伤;
为夫妻间的貌合神离而伤心;
也会为中年后的亲子关系、年龄危机,而感到焦虑。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中。

人际关系对于你来说,是否像走钢索一样战战兢兢?你是否习惯性讨好,不敢表达拒绝;总是付出、牺牲,但却不被珍惜;想被人依赖、关怀,但始终无法走入深度的关系?
 如果你经常被此困扰,别急着归因于“性格”,你可能只是还没有真正和自己发生关联。

图片

图片

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生活在各种关系中,我们都从关系中诞生,在关系中成长、成熟,继而去构建关系、影响关系。一个人的心理困扰诞生于关系,也可以在关系中得到疗愈。
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自己,也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形成的。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的关系都始源于原生家庭,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有时会影响每个人一生。
 图片
成长岁月中,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深度的联结,也想要在关系中更好地成为自己。可体验和探索旅途总是充满荆棘,在独自成长的路上,我们总是会感到失望、沮丧、不被理解。
诸如,小时候总被父母忽略的人,长大后在关系中缺乏安全感;幼年时一直被苛责对待的个体,成年后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童年时期在家庭中受过创伤的人,有了孩子后,也将这种糟糕的关系模式无意识地延续到下一代;
虽然原生家庭带给了很多人痛苦和影响,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僵局。
 
《亲密关系》一书中曾说道:“最大的孤独,是明明你已经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却感受到最陌生的距离。”
是什么让人在关系中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呢?答案是:不信任。
生活中,一切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都需要信任为基础才可以维系下去,而亲密关系则需要更多的信任。
维持一段有深度的亲密关系不仅需要对方付出,也需要满足对方的需求,信任就是最基本的需求。只有给予对方足够的安全感,亲密关系中的信任感才会变得越来越可靠。
当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对他人有足够的信任感时,内心会感觉到踏实、安定。而如果一个人缺乏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信任感时,内心便无法安定,也会时常处于焦虑、猜疑之中,孤独、无助的感觉也会如影随形。
信任感对关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任感与安全感也是密切相关的。越是亲密的关系,对一个内在安全感的考验便越大,安全感的缺乏,也会导致在亲密关系中出现危机。

图片

有人说“不被爱的基因,会代代相传。”
总是和伴侣争吵的人,通常也有一对针锋相对的父母;无法走进亲密关系的人,也无法从他人身上看到安全的依恋;
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关系模式。
对于那些无法提供安全感、稳定感和信任感的家庭中长大的人而言,他们在关系中也常常感到不安全、担心随时会失去、难以交付真心。
当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受挫时,也更容易产生“我是不被爱的,我不配拥有好的关系”的消极想法,并且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在这样的困惑中,他们同时也错失了很多机会和感情发生的可能。

图片

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不会持续终生,只要你想做出改变。
当你的大脑能学会将过去的生活状态,与新的境遇加以区分并给你的关系带来更多的启发,从而收获属于自己的新生命。
在岁月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适应与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总会遇到挫折和不如意,导致我们身心的创伤和内心的自卑。这些创伤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被我们带入到与他人的关系中,带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穿越创伤是为了我们的重生。

图片

美国著名存在心理疗法及团体治疗大师欧文·亚隆说过:“团体是人际关系的实验室,是探索人际关系的绝佳选择。人们内心的困扰均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
如果你总是陷入关系的迷雾,最好的方式便是进入到团体中,一起去看清关系的运行方式,实现个人内在成长。
在关系里产生的问题,一定要进入到关系当中去,才能够修通;团体则提供给了大家这样一个安全的环境,将关系再现,从而让自己的关系得到真正的改变。
当我们在一个持续性的自我探索、自我体验和自我觉察的成长小组中,我们将感受到一个安全、温暖、抱持、平等、尊重的心理空间,并在这过程中重新看见更具生机的涵容与发展的空间。

图片

在这里,你可以看清潜意识如何影响亲密关系并澄清你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彼此聆听、感受、觉察,获得彼此不带评判的互动与支持,一起探索情感困惑的背后真正发生的东西,助你实现自我空间的扩容与节能。

图片


通过在自由的表达中自然呈现出在原生家庭中无意识习得的影响个人成长、发展的独特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内心冲突。
通过带领者适度的指导及成员之间形成镜像般的反馈,我们有机会看见“不曾了解的自己”,并在产生新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个体对事件及事件中的自己、他人及双方关系的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的理解,化解内心冲突并收获新的经验。
团体也帮助成员建立更为稳固的心理结构,发展出更富于生命力的心理环境系统,获得更为健全有力的心理功能,使成员适应现实的应对能力增强,丰富成员的生命体验,提升成员与自己、与他人乃至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品质,更好地成为自己。
通过追溯幼年时期重要的依恋对象,探索他们对你的人生和关系形成了哪些影响。我们得以意识到那些已经是“旧镜片”,并与之和解,眺望更广阔的世界。
通过探索个人内在的自我关系、空间状态,以及人际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得以通过内在的成长去解决外在困境,同时也重新遇见心灵自由、生命充盈的自己。
我们期待你放下种种预设,把自己投入觉察中、投入到与组员和导师的关系中,在小组成员的互动中,全然去感受、体验、领悟、并收获成长。


* 什么是训练营?
训练营由一名心理咨询师作为带领者,带领者是团体的护航人,为团体营造一个温暖、抱持、可以信任的安全氛围,帮助组员展现那些“存在已久”的关系模式。当团体遇到困难时,带领者将协助组员/团体排除障碍,帮助组员/团体实现探索的目标。
在没有框架限制、自由互动的社会缩影中,组员们被困扰的方面都将在这里,再次创造出来,并发生具有意义的改变。这些有意义的成功经验也将被成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发展更具适应性的生活。
* 团体如何帮助你 *
团体就像一个小社会,但与社会不同的是,在团体中,每一个人都被允许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与感受。在团体中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同时也不带评判地允许他人去表达。
我们通过以他人为镜,照见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状态,也从他人真实且不带有评判的反馈中,了解自己的所言所行给其他人的影响,并从中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与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与困境的可能的办法。
* 为什么要进入团体 *
我们的生命始于小的家庭单位和延伸家庭。家庭外我们也生活在不同的团体中,我们所经历的不同团体生活决定性地塑造了我们。
在这个足够安全的训练营团体中,我们可以真诚一致地分享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通过有效团体工作,成员能够识别并且接纳彼此的不同。
成员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心的冲突可以在团体中被充分地讨论和理解,进而转化成为共同深入关系的素材与动力。在这样的人际互动中,我们得以发现,“我”以何种方式与自己发生了联系,又是如何带着迁移去经验并与他人关联。我们将透过这样些关联看见潜意识的暗流涌动。
*参加团体,你将感受五个方面的飞跃*
1.自我: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参与体验、交流讨论,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
2.关系: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学习良好的表达与倾听,疗愈过去,让自己的内在得到成长;
3.边界:了解你在工作、家庭、生活中角色和职能,学习建立富有成效的人际关系与恰当的界限;
4.模式:清晰地展现你的人际互动模式,明确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行为,改善现有的人际关系
5.成长:提升自我价值感,学会在关系中给予爱、享受爱。

             *导师介绍*                  

图片

* 团体收获*

Ø通过真实地表达自己地情绪、感受、想法,以及其他人的反馈,了解自己的亲密关系的模式,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状态以及对对方的期待。

Ø通过对信任感的探讨了解自己内在安全感的状态;

Ø通过回顾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以及重要他人的关系,了解原生家庭对自己信任感及安全感的影响;

Ø通过自我觉察及其他组员的反馈,学习如何提升自己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Ø觉察人际互动模式,学习有效沟通

Ø真实的表达自己,倾听和回应他人

Ø体验情感支持,增进情感联结

Ø加深自我了解,接纳自我,改变自我

Ø感受生命的真实存在,敢于选择和负责

*团体目标*

1.在自由讨论中,发现自我,分享成长中的困惑和故事

2.了解自己及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与原生和解、与自我和解

3.整合自己的内在资源,使用内在资源聆听、满足自己的内在渴望

4.了解、体验并最终改变过往经历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5.通过对信任感的探讨了解自己内在安全感的状态的同时了解并体验自己内心世界,与生命力联结

6.将新的模式迁移到生活中,提升人际关系处理及情绪管理能力

7.获得情绪自由,以及更好的自我觉察和情绪应对能力,更自在的投入生活

8.走向慢慢变好的生活,增加生活之美的体验与能力

*招募对象*

Ø渴望对自我有所认识和了解的你

Ø希望改善家庭、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品质的你

Ø想要探索原生家庭,精进自我成长的你

Ø渴望实现从内在成长到生活之美的你

Ø人际关系困难,婚恋问题困扰,职场人际不顺

Ø希望通过团体进行个人成长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

Ø有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成长愿望的你

Ø在关系里讨好、敏感,人际关系方面困惑的你

Ø渴望改变当前现状,想要获得关系主动权的你

Ø想要获得心灵成长的你

附注:朋友、家人、夫妻、情侣不可以一起参加。与带领老师有个案咨询关系者不宜参加。

不适宜人群

1.本团体为成长性体验团体,非治疗性团体。

2.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重度焦虑、有自杀倾向的中重度抑郁、躁狂抑郁发作期、冲动控制障碍患者、严重人格障碍者等患者不适合,请联系专业医院就诊或遵医嘱进行咨询。

图片

*重要原则*

首要原则:保密

相互尊重、不评价、保持开放,承诺能够持续、准时地参与团体,尽量用语言而非见诸行动表达出想法和感受。

注: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团体有效进行,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注意事项

Ø此团体为封闭式长程动力性体验团体,会常年持续进行,报满6人即开课,每周一次,每次90-120分钟,每期10次,首期费用为3800元(包含入组访谈费用),后续持续参加每期费用为3000元,团体开始前两周须一次性付清当期团体费用,中途退出不退费。

Ø开课前7天不予退费,团体开始前,每位成员须接受1次入组访谈,入组访谈300元/30分钟,评估暂不合适进入小组,访谈成功,进入小组,若访谈不成功,300元访谈费用扣除后,余下团体费将在一周内退回至您的支付账号。

Ø活动进行中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的不退费、不延期,视为主动弃权。

Ø团体每次活动时长1.5小时,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Ø训练营为每月一期,开始前一天临时取消不退费;活动进行中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的不退费、不延期,视为主动弃权。

Ø团体拒绝相互熟悉的成员一同进入,团体成员之间互动交流仅限于团体活动过程中,团体活动开始前 所有成员签署《团体保密协议》,并自愿遵守。

Ø参与网络团体过程中:不饮酒、不吸烟、衣着得体、禁止人身攻击或使用侮辱性词汇,鼓励尽可能使用言语表达,避免行动化表达。

Ø成员在团体活动开始前将电子通信工具或关闭或调入静音状态,保证参与过程全身心投入,拒绝外来干扰。

Ø如须请假,鼓励尽可能在团体过程中提出,避免团体活动之外的临时请假。如需特殊情况无法出席,需提前至少一天前确认可以顺延到下一期参与。

图片

图片


图片

[女性自我成长] · 目录
上一篇[书写营] 从书写蜕变成长下一篇[随笔集]女性该如何撕去他人贴的标签?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仟吟心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