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看两千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做养生操的?

银玲 家庭保障计划那些事儿
2018年08月10日 14:43
Museum's Day
记得有一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我和妹妹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门外,发现广东省其他地市多个博物馆团队聚集在那里搞一个庆祝活动。当时有好多摊位,其中有一个很特别,群众热情高涨,工作人员在赠送一些可爱的博物馆纪念品,我和妹妹凑近一看小黑板上写着:请对照上图,任选三个动作做出来,即可获得精美纪念品一份。哈哈,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看到此图。


1

纳尼?两千年前的广播体操?

图片

这幅帛画,仔细数了一下---44种形态各异的动作!
经过一些图片的放大,发现好多动作特别像瑜伽的体势,哈。

“锦”是各种运动图形的美称,该图也可称之谓44段锦。
全长140厘米,高50厘米。图前书写《却谷食气》与《阴阳十一脉灸经》。
其中绘有人物的部分宽100厘米,高50厘米。44个图形附近书写有说明文字。因为实物残缺,实际能看出文字的只有31处。

看看古人当时的形态和服饰,无疑是普通老百姓,有男有女,有穿短袍的,也有长袍的,也有长裤或者短裤的,甚至裸露上身的,发型也能看到,有穿尖角形鞋的也有赤脚的,还有道具出现呢!这究竟是啥?
怎么越看越像瑜伽体势甚至有提倡穿宽松衣服的指示。

它就是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帛画《导引图》
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导引谱图!
你看,2000多年前的先民,他们的锻炼方法是如此生动!

2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导引”或作“道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
《一切经意义》中说:“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素问·异法方宜篇》:“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

有战友提到瑜伽中很多动作跟中国的五禽戏,八段锦等有相同之处,而发明“五禽戏”的华佗是东汉时期人。据此我们可以认定,《导引图》与《五禽戏图》不完全是一回事。那么,《导引图》与华佗的“五禽戏”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导引”的含义。
所谓“导引”,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早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为了表示欢乐、祝福和庆功,往往学着动物的跳跃姿势和飞翔姿势舞蹈,后来,便逐步发展成为锻炼身体的医疗方法。

图片


3

动作剖析

第一类:仿生导引的动作

沐猴、鹤、龙登(下图)、熊经、堂狼~突然脑海里满是动物形象了吧~

图片

第二类:古代,“引”有治病之意

引字开头说明其以治病为目的,依次如下图为引腹、引背、引腰痛。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类:可以明显辨析的行气动作

仰呼、燕息,我们的调息过程,一呼一吸之间,气之所至~Yoga!?有木有,嘿嘿

图片


第四类,有关壮力的动作

如折阴,仔细看图粉色覆盖部分就是一一对应的。爱奇艺更有视频专门指导^-^

http://www.iqiyi.com/w_19rs7phitt.html

图片


第五类,归类于按摩术的动作:捶背、坐引八维

哈哈,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广播体操吗?其中第五套的八个动作基本概括了《导引图》的精华部分。如上肢运动有"龙登"冲拳运动有"蚂(占)",扩胸运动有"印淬",体侧运动有"螳螂";腹背运动有"满政",跳跃运动有"引颈""坐引八维",以及有图缺文的踢腿(古代蹴鞠)运动和体转运动。

刚看到一则新闻:湖南省中医药大学,还有医学生创意涂鸦,在学校广场那里画《导引图》出来给同学们参考练习,哈,这正是提醒我写完文章赶紧去选个动作来舒展舒展了~

所以,不管动作简单与否,挑一个自己方便做的,坚持去做,那就对了~

Do it then you will get it !

来来来~动起来~

图片


看图没理解?
不用怕,阅读原文查看视频看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家庭保障计划那些事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