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新展|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艺博续写敦煌精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2019年07月16日 08:58

图片


2019年7月15日上午,“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常沙娜先生,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宫秉祥,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肖学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明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吕品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苏州江南织造府研究所所长戚秋兰,普康集团副董事长王心广,策展人黄炫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顾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志愿者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图片

开幕式现场


图片

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致辞


“常书鸿、常沙娜,两代艺术家,一生敦煌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艺术家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使命担当,诠释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担当,诠释了执著艺术事业,躬耕育人的职责担当。举办两位艺术家的展览,就是为了回顾、总结他们的艺术历程,传播、发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影响、激励更多后学以两位先生为榜样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攀登艺术高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花开敦煌,不惧风雨,敦煌花开,万古流芳,衷心祝愿‘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艺术作品展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常沙娜先生身体健康,艺术常青!


图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致辞


“我谨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向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最衷心的祝贺!举办这样的展览,不仅对于梳理学院文脉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传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通过常书鸿和常沙娜两代人的创作,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还看到了代际传承和血脉真情。今天,我们举办这个展览,不仅是全面总结常书鸿、常沙娜两代人对于保护、研究敦煌艺术所做的杰出贡献,更是面向当代、面向未来,藉此将学院的好传统和中国的好传统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学院文脉,追本溯源;薪火相传,更向前行。”


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经典艺术,举办了许多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精彩展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今天在此开幕的‘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又将聚焦敦煌,展出常书鸿和常沙娜两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贯穿了两代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经历,完整表达了‘花开敦煌’展览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展览展期恰逢暑假,预计我们将接待近40万观众的参观,希望这个饱含温暖和责任的展览能够引发当代人思考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担当文化复兴的使命,让青少年一代感受前辈的精神与品格。我想这也是高校博物馆的应尽之责。”


图片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致辞


“常书鸿先生是敦煌研究院的开创者,正因为常书鸿的开创,我们一代一代的敦煌人,一代一代的莫高窟人坚守在敦煌,他们做着保护、研究、弘扬敦煌艺术的工作,形成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我们一直恪守常书鸿先生的遗愿,就是要把洞窟保护好,要把它研究透,然后要发扬光大。常书鸿先生的女儿常沙娜先生是在继承敦煌艺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我们从她设计的人民大会堂的装饰,能够感受到敦煌深厚文化的滋养。还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设计的纪念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也从敦煌艺术无限丰富广阔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此,我向常书鸿先生、常沙娜先生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祝愿常沙娜先生身体健康长寿,也愿敦煌之花开遍世界各地。”


图片

常沙娜先生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4件画作,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为常沙娜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图片

常沙娜先生致辞


“岁月流逝,瞬间我的人生已经历了多样的88年了。随着时代的辗转,我当年20岁时就与清华大学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今天又引发了我对历史的重要回忆。1951年春天,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抗美援朝时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敦煌莫高窟千年的壁画、彩塑的临摹作品全部带到北京,在天安门城楼上展示敦煌文物,让首都的人民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艺术。瞬间岁月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新中国成立已经70年了,国家又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人合正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又带来了中国科技和文化实力的提升和发展。就此与当年清华大学的缘分依然。1956年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所以“衣食住行”为学科的专业院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于1999年合并到清华大学。学校还建立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今天又在这里为我举办‘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开幕式。我的发言尽出自对历史的回忆,也是对清华大学半个世纪不解的缘分,也不能忘记对前辈的缅怀,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片

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宫秉祥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常沙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家和艺术教育家,也是我国具有突出贡献、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从上世纪50年代的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相关设计,到90年代香港回归的紫荆花雕塑设计,无不留下了常沙娜先生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了中国艺术的最高造诣。”


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邹欣主持开幕仪式


图片

嘉宾集体合影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父女作品七十三载重逢
图片


本次“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是父女作品跨越七十三载后的再次重逢。展览讲述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两代人与敦煌之间的深情,以叙述的方式“从巴黎开始”为起点,进入“血脉相连”,最后走进生活艺术的应用部分,让我们清晰理解“师古而不泥古”的真正应用。展览展出父女二人的油画、速写、壁画临摹、花卉创作、装饰图案设计、服饰设计等200余件作品,贯穿了两代人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完整表达了“花开敦煌”展览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引发当代人思考面对自身文化应该承接的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展厅的许愿墙上,常沙娜先生深情地对父亲常书鸿写下了这段话:


图片


亲爱的爸爸


我终生听着您的教导要弘扬渗透敦煌的文化艺术。


今天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花开敦煌”父女作品展,我们又相见了!展览引起众人的重视,敦煌研究院有了第五代接班人——赵声良院长也专程来了……您可以放心,国家和人民对敦煌高度重视,并共同为发展“丝绸之路”的明珠而努力!


您在天之灵,要开心心地继续保护敦煌、保护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女儿沙娜

2019年7月15日


图片
两代艺术家,一生敦煌情
图片


常书鸿、常沙娜父女均为我国知名的敦煌学家。常书鸿1927年赴法国留学,是早期中国留法艺术家中油画的佼佼者,返国后于1943年开始扎根敦煌。在他辛勤工作的几十年中,组织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还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女常沙娜受父亲影响,自12岁起随父临摹敦煌壁画,承载父亲遗志,一生亦致力于敦煌艺术教育推广。常沙娜展露出过人的艺术才华,赴美留学归国后,在林徽因的指点下走入工艺美学领域,以敦煌图案为蓝本,完成了如人民大会堂建筑装饰等国家重点设计任务。同时,向自然的生命形态攫取艺术灵感,创作一批花卉作品。常沙娜以纯粹的艺术态度,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传统文脉中融入当代设计方面具有突出贡献。敦煌与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两代人有着血脉不解的深情,正如常沙娜所说:“100年对敦煌的历史是短暂的,而对父亲常书鸿在敦煌的50年人生是凝重而珍贵的。作为常书鸿的女儿,早期曾随父亲在敦煌经历了难忘的少年时代,与敦煌结下了深厚的情结,是敦煌的风土培育了我做人应有的淳厚;是敦煌的艺术给予了我学习传统艺术的功底。”


图片
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图片


常书鸿、常沙娜父女的展览,充满了坚韧患难中的温情,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见时代变迁中艺术家的担当与情怀。常书鸿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人以艺术救国的爱国情操,他守护的不只是敦煌,更是守护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历史。常沙娜则承袭父辈的精神,将敦煌伟大的艺术和精神应用到更多艺术创作当中,贯穿到艺术教育当中,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举行,就是希望年轻一代能够从两位艺术家的经历中感受他们热爱祖国、执著艺术、肩负使命、忘我奉献的高尚品格,能够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继2019年4月-6月举办的“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之后第二个丝绸之路主题的相关展览,将从另一视角诠释“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与历史意义。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9月15日。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19年7月16日—2019年9月15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总策划

苏   丹

策展人

黄炫梓

参展艺术家

常书鸿   常沙娜

项目统筹

王晨雅   崔冬晖   黄炫梓

策展助理

      曾皓暐   周建娥

视觉统筹

喻筠雅   戚秋兰

视觉设计

         

展览设计

喻筠雅            

展览执行

王晨雅         曾义烨

张晓玲   贺洪业   朱传栋

翻译顾问

曾薇瑄

文本翻译

曾皓暐

行政事务

曾薇瑄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敦煌研究院

西北师范大学

江南织造府研究所

执行单位

北京薪火相传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

本馆温度为22℃左右,室内外温差较大,请您注意调整着装


开馆时间

2019年7月:8:30-18:00(17: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十闭馆)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图片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清华东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913、 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艺博官网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图文编辑/垚梦

图片摄影/肖非

视觉统筹/王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图片

艺博微信二维码


图片

艺博微博二维码

修改于2019年07月16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