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来临,相信此刻很考生朋友们,还在高中的教室里,努力的学习、复习,为6月的高考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很多考生家长们,也在一边努力做好后勤部长,一边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变化,除了紧张的备战高考,还有一件大事,也时刻牵动着高考考生和高中家长朋友们的心弦,那就是高考以后,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在同样分数的前提下,到底该大学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关于这个问题,无论是生涯规划师,还是学校老师,无论是考生或者家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都有不同的答案,接下来明旭就结合自己这8年多来为上千名大学生和职场人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的亲身体会,从未来高薪就业与长远发展的视角,为各位高考考生与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考生和家长常见的几大常见误区和应对策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帮助大家走出高考专业选择误区、选对大学和专业。这是我们【明旭生涯工作室·高考干货分享】的第一篇文章,明旭就先和大家聊聊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个误区和应对策略。
误区一:忽略性格与兴趣,只看学校名气和专业实力。
2018年5月份,明旭应邀去重庆永川区为当地家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的过程中,听现场的家长朋友说起一个让人十分惋惜的真实案例。
在2017年的高考,她亲戚家的孩子小王,高考发挥不错,成绩很好,顺利的拿到了进入985重点大学的机会,当时想着离家近一点,就根据自己的分数和重庆本地大学和专业的情况,选择了重庆大学的机械相关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孩子和家长都很高兴。
一是,就在自己的家乡上985重点大学,离家近有照应;
二是重庆大学在机械方面的学科实力很不错,根据官方资料,重庆大学的机械工程学院最早的机械专业始建于1935年,具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同时还有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两个国家级平台;
三是重庆本身在机械方面的企业非常多,军工、汽车、装备制造方面的就业机会也很多。如此一来,无论是今后在重庆本地就业,还是去外省就业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都很不错。
但是当小王同学进入大学,通过和学长学姐的沟通,并进一步查询相关资料,真正的了解了机械专业的学习内容和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以后,才慢慢发现,虽然学校很不错、专业也很不错,但是当新鲜劲儿过了以后,自己确实不太喜欢机械专业今后的工作环境,更希望能够与人接触多一点的工作,后来完全没有心思学习,不到半年就选择了退学复读。
类似小王同学这样,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大学生并非个例,当明旭在百度上搜索“不喜欢大学专业”时,百度搜索到的相关结果高达“45 800 000个”。作为一名职业规划师,当明旭看到4580万这个数字的时候,真的很为这一现象感到惋惜,更为这些寒窗苦读12年,却又没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大学专业的高考考生们,感到十分的担忧。
担忧原因之一是,大学和高中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从被动管理到自我管理,当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喜欢的时候,很容易懈怠和放纵自己。
高中期间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等几方面的同时监管,加上繁重的学业压力,作为学生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一直是被动管理的状态。成绩越好的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家庭压力、自我压力有时候也更大,到了大学以后,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没有清晰的目标,没有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就会丧失学习的内动力。
与此同时,因为大学是我们每个人从学生走向职场的过渡期,未来进入社会更多的是需要自我管理,所以无论是我国大学的管理,相对是比较轻松的,特别是大一的时候,学业压力小,自控能力弱,自由时间多,身边诱惑多(游戏、追剧、网络),在一小、一弱、两多,这4个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很多大一新生都把宝贵的青春时光,全力以赴、聚精会神的投入在了游戏、睡觉、逃课、追剧、抖音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
周末的时候,走进某些大学寝室,6个人中,可能4个人在很认真的玩吃鸡游戏,一个在很投入的睡懒觉,另外一个或者很认真的在饿了么或者美团上,点外卖,点完以后,开始继续很认真的看电子书(小说)。
这样的寝室现状,在目前的大学里,虽不是全部,但也并不是个例,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大学专业,很容易被寝室里不利的学习环境所影响。
应对策略: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做好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作为考生和家长,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选择大学专业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大学、专业、职业、社会有深入细致的了解。首先我们一定要深度的认清自我,这是我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在认识自我方面,有很多的方法和工具,在平时为学员进行生涯咨询与指导的过程中,明旭(公众号:职业规划师明旭)最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
一.8种生涯咨询分析方法:
1. 360评估法 2. 成长自传梳理法 3. 职业家谱分析法 4. 价值观分析法 5. FTS兴趣分析法 6. 10步心流分析法 7. 性格心电图分析法 8. 生涯信息流分析法
二. 3大生涯测评经典工具:
1. MBTI-16型人格分析 2. 霍兰德6种职业兴趣测评 3. 多元智能测评。
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和测评工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兴趣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自我分析的过程中,要全面、深入、系统、精准、严谨的分析,不能把某一种方法和工具过度神话,甚至认为一个方法、一个工具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种思想对于考生的未来规划是有极大风险的,各位家长和考生朋友们一定要注意。
在上文明旭所提到的8种分析方法中,360评估法使用门槛最低,可以直接作为自我分析的参考工具。(关注公众号:职业规划师明旭,回复关键词,360生涯反馈,免费获取测评问卷及填写方法)
成长自传、职业家谱、价值观分析等3种方法,对于有一定心理学和生涯规划基础的家长及考生朋友们可以用来进行自我分析。后面4种分析方法,是明旭原创的分析方法,感兴趣的生涯规划师朋友们,欢迎交流。
在上文中明旭所提到的MBTI、霍兰德、多元智能,这3种常用的生涯测评工具,都是职业规划领域的经典工具,从诞生至今都已经经过生涯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几十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验证,都有其严谨的施测分析流程,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建议家长和考生朋友们自己单独使用。具体原因及背后的原理,感兴趣的朋友们,请阅读明旭之前的文章。如何确认我究竟是什么性格类型?MBTI的问卷测评结果,为什么一定要深度澄清?(上篇)
如果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想要自己运这些测评工具,更好的辅助高考志愿填报,身边暂时也没有找到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或高考志愿规划师,可以先简单梳理以下,是否满足以下5条件:
1.考生本人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相对比较简单;
2.考生本人的性格、兴趣一直很稳定,多年来一直没有出现过重大变化;
3.考生本人没有遇到过对性格发展有重大影响、重大改变的人和事;
4.考生本人对自己的性格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5.考生本人的性格与父母的性格相近,性格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被刻意要求和改变,亲子关系比较和谐;
如果不满足以上5个条件,建议家长和考生朋友们,还是尽快联系身边专业生涯咨询师的指导,毕竟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每个人一辈子的发展,马虎不得。
如果能够完全满足以上5个条件,明旭(公众号:职业规划师明旭)有以下5个建议,以MBTI—16型人格为例:
1.一定要先反复且仔细的阅读测评工具相关的专业的书籍,对MBTI-16型人格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阅读《天生不同》《赢在性格》作为基础入门;
2.当我们对测评工具背后的测评原理、具体含义、常见误区有充分的了解以后,可以结合个人的日常行为和从小的成长经历,进行详细的回顾和梳理;
3.测评问卷就像医院的检查设备,仅供参考,自我观察的结果和问卷测评的结果,还需要结合其他测评工具,进行细致分析和反复的验证;
4.整个观察验证周期,建议时长在1个月以上;
5.任何一个测评工具的结果及其建议的大学专业和职业方向,都只是一个大范围,一个参考方向,在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时,只是参考因素之一,一定要多个测评工具互相印证、多种分析方法综合使用,一定要兼顾自己的家庭资源、自己的学习潜力,一定要立足未来10-20年社会发展趋势、企业社会用人趋势,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
大家千万不要仅凭一份网上的测评问卷,就给自己贴上一个是某性格类型的标签,并把问卷测评的结果作为关键参考因素,用来填写高考志愿。这种仅凭网上问卷测评,没有经过专业的诊断和分析,自己又未经系统学习,就盲目用来填志愿,做规划的方式,就像是一个没有医学基础的病人,随便找了一家医院,自己挂号、自己选择检查项目,然后根据医院设备的检查单就给自己开药,这种方式是风险极大的,很容易误导自己,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慎重。
当我们通过这些认识自我的生涯咨询分析方法和生涯测评工具,对自己有一定了解,做好了知己,接下来的第二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知彼,它包括对社会和职业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从生涯规划的角度看,知己知彼总共包括,知己、知业、知社会,3个方面共计24个子要素。(详情请见下图)
关于知业和知社会,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目前我国的行业共计包括个20总门类,96个大类,400多个中类,近1000个小类。
关于行业总门类、行业大类、行业中类、行业小类4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简单的类比为,地区(华北、东北)、省、市、区县4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这些行业的信息了解得越细致、越深入,就越能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最有前途的行业。
如果要从0 开始,深入了解一个行业的主要信息,即使是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也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假如对行业信息了解,进行到最粗浅的,行业大类的程度,有96个行业大类需要分析,按照每个行业最快一周,每年52周的时间计算,总共需要2年的左右的时间。如果想要稍微深入细致一点,了解到行业中类的程度,则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上海市已经把职业生涯规划从原来的高中开始,提前到小学开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没有提前对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的行业和职业有充分的了解,就给自己盲目的确定方向,就很容易选错行业,进而耽误自己一生的发展。
如果是2020年及其以后参加高考的考生朋友们,可以和父母一起收集,提前进行准备。因为高三一年的学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假如从高一开始进行业大类的情报收集,按照每周一个行业的速度,到高二下学期就能基本完成96个行业大类的了解,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了解行业、规划未来、明确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明旭特别提醒:新高考改革以后,高一就要基本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为“6选3”“3+1+2” 制定选科方案,因此初中的家长朋友,今后最迟在初二就需要开展系统的行业情报收集与分析。)
如果是2019年的高考考生,目前是4月下旬,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建议先由父母协助,进行职业情报的初期收集和分类整理,以提高效率。因为截止到高考志愿填报只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常规的方法开展职业探索,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针对今年即将参加高考,同时也非常重视未来就业与长远发展,不想重走小王同学老路的考试和家长朋友们,明旭(公众号:职业规划师明旭)有以下7点针对性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先通过前文中明旭提到的8种生涯咨询分析方法以及3种生涯测评工具,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天赋、潜力、优势、劣势,进行系统评估、综合分析、反复验证、反复确认,在此基础上,初步锁定5-10个备选的行业;
2. 确定目标行业以后,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XXX行业+发展趋势/发展现状/投资机会/未来前景”,多方收集信息,初步了解行业情况,并对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3. 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XXX行业+全球20强/全国20强”,了解目标行业相关的主要企业有哪些,特别是龙头企业、央企、上市公司,然后进入相关企业官方网站,了解相关的资讯;
4. 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XXX行业+协会/展会/高峰论坛”,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了解行业领军人物;
5.进入智联招聘、51job、猎聘网,当地人才网、各行业人才网,了解目标行业具体有哪些岗位?相关岗位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招聘要求? 对于应聘者的大学专业、任职资格、通用能力,分别有哪些具体指标?薪资待遇与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技术正在普及的时代趋势下,被替代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6.根据招聘要求,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XXX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或者直接搜索教育部第4论学科评估,了解相关院校及专业排名;
7.结合自己的高考预估成绩、目标院校往年录取分数、高考招生成绩排名等信息,初步确定几所意向的大学和几个备选的专业。
在收集相关的行业和职业情报信息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和渠道,以上7点其中是非常基础、非常必要的一部分,对于参加2019届高考的考生和家长朋友们而言,现在时间确实非常紧迫了,我们可以先从这7个方面入手,对未来的职业、行业有一个相对比较细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大学专业和发展方向。
当然了,当我们把知己、知业、知社会,这【3知24要因素】系统分析以后,接下来就是精准的目标定位了。每到这个时候,最让家长和考生朋友们头痛的问题就是,在分数相近、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如何在2-3所目标大学之间,做出最正确的人生抉择?
关于这个问题,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们,不用担心,敬请关注我们明【旭生涯工作·高考专题分享】接下来的干货文章。最后明旭也预祝各位考生朋友们,能够考出最佳成绩,做好人生规划,进入理想大学,实现心中梦想!
—— 职业规划师 明旭 mingxucareer 2019.4.23
亲们,原创不易,如果明旭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欢迎为我点赞并转发身边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哦!
如果亲们有遇到MBTI职业性格测评、简历面试辅导、求职就业、职场转型、发展方向迷茫等生涯规划常见困惑,欢迎联系生涯助理小凤老师(微信:mxcareer)
获取更多职业规划资讯,欢迎请关注:明旭的微信公众号【职业规划师明旭】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