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六,早晨七点多才起床。有两位学员在我朋友圈和曾联惠年费班群催更,问今天怎么没有朝闻联道音频直播节目。非常抱歉,前面没有跟大家讲清楚,每日直播,是除周六、周日之外的工作日时间。下周一,我们继续朝闻联道。前面试播了三期,很受大家欢迎。原定5分钟,感觉实在讲不了多少东西,所以我确定,还是讲20分钟吧。
昨天的日更文【延伸阅读:这种写诗切人切地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对联】推出之后,在文章即将结束时设置付费,虽然付费似乎有点高,到现在为止依然有10多个联友付费,非常感谢你们!你们的鼓励和肯定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我将在日更文中提供尽量多的干货,而不是为了日更而日更,写成了日记流水账。大家不用太担心我断更,至少目前还有很多存货。呵呵!
此前有学员问:讲完了《对联写作进阶教程》12节课,下一步准备讲什么新内容?在云书团听联班第一课【延伸阅读:如何高效学习对联?这本畅销书告诉你秘诀】我给学员透露过,下一步要讲的内容就是《对联写作高效教程》,计划也是12节,主要介绍对联写作一些高效、新颖、实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不见于任何对联写作书。今天就让大家先睹为快,介绍其中的一种新方法,我把它叫做四柱构思法。好的,言归正传,下面是正文时间。
四柱法本是我国古代定期清算帐目的一种结算方法,亦称四柱结算法。它包括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大要素,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古人形象地把清算账目的四大要素比作支撑大厦的四根支柱,表明其在会计结算中的重要作用。四柱中的每一柱都反映着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各柱相互衔接,形成整体,不但彼此具有相互核对的作用,而且可以总括表现某一特定会计核算内容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
受会计的四柱法启发,我提出对联写作的四柱构思法。那么,什么是对联四柱构思法?
对联四柱构思法与会计核算的四柱法类似,其要点是精选四个重点要素,一般是四个意象,就像四根柱子,支撑起整个联句。它们被分布在对应位置,相互呼应,相互配合,连起来构成一个口字型,维系了对联的整体平衡和稳定。其一大难点在如何恰当安排四个意象的虚实、远近、视听、时空等对应关系,使之达到稳定和均衡。很多古诗中的对仗句,其构思方法大抵类似这个四柱法。即作者最先想到四个主要相关意象,综合考虑各种关系,完成造景造境。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造景造境,比如写景的五言、七言联语。当然,叙事、抒情联语也可以。下面主要以写景联语为例,讲讲对联四柱构思法的具体操作。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王维的诗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脑中最先想到的应该有多个意象,但综合考虑空间、远近等关系,选定漠、烟、河、日四个意象,借此搭起四根柱子,最终构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诗人精选田、鹭、木、鹂四个意象构成四柱。所选两种鸟,一种长在田里,着重写其动态;一种长在树上,着重写其声音。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四个意象的关系处理。
下面我们来看看对联的例子。先看我的两副南京栖霞山联。
陆羽茶庄龙吟阁联云:
且将红叶连霜扫,
旋试白泉带月烹。
此联由叶、霜、泉、月四个意象构成四柱。叶和霜、泉和月构成连带关系,叶和泉、霜和月又构成关联关系。上下联流水对,非常顺畅。
老街茶楼联云:
冷看红叶十分火,
热煮白泉一片冰。
此联最初想到的就是四柱:叶、火、泉、冰。为什么选定这四根柱子?因为四者之间的对比太强烈了。这种对比,正好构成了我经常讲到的对联的张力。达到张力最大化,这四个词语、意象居功至伟。
运用四柱构思法,要注意整副对联的稳定和均衡。初学者容易使四柱塌陷和失衡。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象近似重复;
第二,一个意象虚,其他三个意象实,或者一个意象实,其他三个意象虚,当然有时综合考虑也可以虚实失衡;
第三,一个意象与其他意象关联性不强,甚至格格不入,整体氛围和格调不协调。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可以通过修改和调整,达到稳定和均衡。
下面我们来看三位学员的例子。
某校月泉音乐室联云:
月追方外乐;
泉伴梦中音。
为了强行嵌字,作者选定月、泉、乐、音四个意象作为四柱构架全联,但乐和音意思相近,未能拉开语意,略显粘滞。如果保留月、泉,将音乐换成其他更具象的意象,比如琴、松之类的,可能更有形象和意境。
南京栖霞山枫林湖水榭联云:
初稿
岚气半涵吞碧影;
丹枫群起战秋声。
定稿
白日孤颓沉碧影;
丹枫群起战秋霜。
初稿的四根柱子,岚气和碧影的关联性不强,为什么呢?第一,岚气能否照在水里?如果否,就不符合实景。第二,即使符合实景,这种影子是否有美感,是否值得摄入联中呢?定稿将岚气改为白日,和碧影形成强关联。也与丹枫互对更为工巧。秋声意象表面看来和碧影互对也很工巧,但声音有点虚,改为秋霜更形象。尽管看起来一实三虚,但综合考虑这样张力可以达到最大化,所以失衡也没有关系。
金熙楼会客室联
初稿
山中乡月和南曲,
云畔林泉茗上宾。
二稿
入帘花气萦南曲,
邻竹山泉茗上宾。
三稿
隔帘花气萦南曲,
绕鼎茶烟邀上宾。
四稿
隔帘花气萦南曲,
绕鼎茶烟留上宾。
五稿
隔帘花气萦南曲,
出屋茶烟留上宾。
六稿(定稿)
隔帘花气萦南曲,
浮几茶烟留上宾。
此联的四根柱子,先后经过多次变换。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初稿的四柱为:山、月、云、泉。虽然两两有关联,但关联性不是很强,尤其是云和泉。云畔林泉,造境普通,不是很美。二稿的四柱是:帘、花、竹、泉。相比初稿,换了三个,只留了一个柱子,关联性更强。但从对仗工巧角度来看,应该是花、竹相对更合适。三稿的四柱,将前稿的竹换成鼎,但似乎过于古雅,不大符合实情。不过用茶烟换掉山泉,这样与花气互对更加工巧。四稿只改了一个字,将邀改为留。五稿用出屋换绕鼎,和上联的隔帘主要都是写室外,缺少变化。定稿“隔帘花气萦南曲,浮几茶烟留上宾”,将四柱定为帘、花、几、茶。两两形成强关联,又有空间、感官等角度的变化,相比前面几稿,显得更加稳定和均衡,也更切题。
如何稳定、均衡地构建对联的四柱?还有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参考前人的范例。比如,前面第一个学员的联作,四柱是:月、乐、泉、音。我们可以将乐、音转换成更具象的词,比如琴,看看前人是怎样借助这几个意境构建四柱的。
我找到以下诗例:
横琴独坐泉围石,倚棹长吟月满汀。(唐·廖匡图《寄黄损》)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宋·苏轼《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半帘梅影离离月,一涧泉声曲曲琴。(宋·夏龙五《题居室》)
开琴逢皓月,试茗选清泉。(宋·释智圆《赠骆偃》)
几认琴声泉漱玉,数惊钩影月沉弦。(宋·韩琦《再题观鱼轩》)
我们可以参考以上诗句,以月、泉、琴为基础,构造出一个稳定、均衡的四柱。感兴趣的联友不妨一试。
好的,对联四柱构思法就介绍到这里。这个方法很新颖,以后我将不断完善。如果对联友有启发,欢迎和我交流。欢迎关注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也欢迎加入入室弟子班、训练营实战班、进阶教程班、曾联惠年费班、云书团听联班、公开课免费班。我的微信号是:13576651312,也可以扫码加我。
前面讲到南京栖霞山。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首届“栖霞胜境”全国诗歌大赛延期到4月30日截稿。一等奖奖金3万元,值得参加。我没有到过栖霞山,不过那里枫叶很有名,激发了我的兴趣。刚好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我就根据照片的意境写了一首诗。想要看这张照片和参赛诗作的联友可以继续看下去。非常感谢你们的鼓励和肯定。